若南王能完成此豐功偉績,則必將永載史冊。
大將軍傅友德對朝廷忠心耿耿,以老當益壯之年,請旨隨行,誓要為國立功。
太孫殿下不忍,再三拒絕,奈何穎國公心意已決,最后,太孫殿下只好勉強同意。
南王和穎國公拳拳報國之心,令人油然敬佩。
陛下有此好兒郎,大明有此忠臣,何愁不能開疆十萬里!
……
文章一頓天花亂墜的夸贊,將他和傅友德都夸上了天,看得朱棡目瞪口呆。
原以為此番出海,朱允熥必定會給自己安一個罪名,以向朝野交待。
他犯的事,京中官員早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就是金陵城內的百姓,也大多都聽到了傳言。
卻沒有想到,朱允熥并沒有用那個罪名。
反而從頭到尾,都只有贊揚和褒獎。
前往海外,也從迫不得已變成了主動為之,變成了皇室子弟的擔當和責任。
不得不說,這招很高啊!
既不損大明皇室的威望,又巧妙的處理了他這個藩王。
以《大明日報》的影響力,消息公布,天下皆知,他便再也沒有退路。
看完之后,愣了半晌,朱棡只能拱手而拜。
“多謝!”
此去海外,生死未卜。
但至少,他的身后名保住了。
即使葬身大海,他也是為國效力,為大明探路的功臣。
“不必了!”
朱允熥笑道:“我這么做,是為了保全大明皇室的臉面,也是為了向皇爺爺有一個交待。”
“今日讓文武百官來此送行,亦是如此。”
“這報紙上的文章,雖然是吹捧之言,可亦是我的腹肺之言。”
“不管你信不信,我是真心希望你能征服那片大陸,成為名副其實的南王。”
“此前,我已經派鄭和出海,前往那里查探情況。”
“只可惜,他現在還沒有回來。”
“你到了那里之后,我還會繼續派船過來的。”
“一路保重吧!”
朱允熥說完,令人拿來酒杯和酒,與文武百官一起,向朱棡和傅友德敬酒,給其壯行。
禮炮鳴響。
號角吹起。
朱允熥檢閱隨行將士。
……
禮畢。
朱棡和傅友德登上戰艦。
嘩啦啦!
絞盤轉動。
巨大而沉重的錨從水底緩緩升起。
綁在碼頭上的鐵鏈一根根放開,戰艦啟航了!
陽光照耀,大明龍旗迎風飄蕩。
大明的萬里海疆,自今日開啟。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