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于是裂土封王了!
還有什么不愿意呢?
出海怕不怕?
當然還是有點怕的。
但是,雇人出海,那就一點都不怕了!
“好!好!好!”
“謝太孫殿下!”
“出海,出海!”
“太孫殿下對我等真好,我這輩子誓死效忠太孫殿下!”
“誓死效忠太孫殿下!”
“出海,誓死效忠太孫殿下。”
……
眾勛貴子弟尖叫著,聲音震耳欲聾。
這一刻,所有人都瘋狂了。
大明新軍的槍和炮,那是勛貴子弟們平日津津樂道,卻又求而不得的寶貝。
朱允熥對槍炮的管制十分嚴格。
除了在大明軍事學院時,他們曾在訓練中摸過槍炮之外,以這些勛貴子弟的身份,也根本弄不到槍和炮。
但是,那些東西的威力,他們卻是十分清楚的。
大明最近幾戰皆勝,伐倭國,平北元,全賴槍炮之功。
眼下,朱允熥竟然讓他們自行組建雇傭兵團前往海外,還有槍炮提供,那便連最后一點顧慮都沒有了。
至于說不能攜帶下船,那當然一點問題沒有。
他們又不想造反,要帶槍炮登上大明領土干啥?
朱允熥看這些人的反應,便知道自己的鼓動成功了。
用雇傭兵去海外,是他反復考慮很久后才確定的方案。
經營并統治一塊海外之地,朝廷除了能提供火藥之外,其他的都要靠軍隊自行解決。
指揮,政令都非常不方便。
正規軍適合做的事情,是打仗。
打敗當地的部落,當地國家的軍隊。
然后呢?
后續的經營,統治,貿易,稅收,開發……讓朝廷的軍隊去做,那軍隊也會迅速異化,變得不像是軍隊了。
甚至會變成土皇帝,變成割據一方的軍閥。
在地圖劃個圈,告訴勛貴之家,這塊地以后就封給你家了,有效期五十年,你家自己去統治此地,經營此地,賺了錢都是自己的,那勛貴們就能做得非常好。
至少,他們能幫大明朝廷賺貿易和稅收的錢。
這與藩王出海,是一樣的邏輯。
所不同的是,藩王畫的“餅”更大而已。
勛貴們統治的面積小,可以管得更深入,更細致。
而且,雖然槍支火炮戰艦都是朝廷提供,但是,卻要勛貴們出錢買啊!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大明制造局也是要賺錢盈利的。
組建雇傭兵,還要向朝廷交一筆巨額保證金,以保證槍支火炮的管理不出問題。
勛貴們拿不出這么多的錢,那便將土地賣給朝廷吧。
或者移交土地租賃機構,質押給朝廷。
這就是朱允熥的“暗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