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行走在路上,沒有固定收寄地址,與朱孫的書信往來暫時中斷,竟無人探討這些事情,以及其帶來的影響,讓老朱好生難受。
故而,老朱才想著先不回皇宮,先去《科學》期刊所在地。
想來,朱孫見到自己,一定會大吃一驚吧。
以他的才華,竟然被《科學》期刊埋沒,一直不得重用。
寫的文章,雖然得到朝廷的采納,但卻被上司冒名頂替領功,這個“冤”,咱必須得幫他伸!
逆孫是燈下黑,反貪污腐敗搞那么大的風聲,可自己一手創辦的《科學》期刊,卻發生這種事情。
貪污別人給朝廷獻計獻策的“文章”,據為己有,也就是“貪污別人的功勞”,其性質之惡劣,較之貪污銀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老朱的心中,早已經給主管《科學》期刊的那群官員判了死刑。
雖然他們辦《科學》期刊,也算立了汗馬功勞。
但功歸功,過歸過。
老朱可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再說,《科學》期刊是自己孫子辦的。
論功勞,當然也是朱允熥的功勞最大。
那些人不過是按他的話辦事而已。
殺了再換一批就是了。
心中想著,老朱不禁又期待起了與朱孫見面的場景。
當了這么多年的皇帝,曾經的老兄弟都漸行漸遠,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一個。
這些年,也就與朱孫,通過書信往來,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除了沒有向朱孫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外,老朱將自己的困苦,都向朱孫說了。
甚至還告訴他,自己有一個很厲害很了不起,但又不聽話的孫子。
各訴他自己兒子死了,將來要讓孫子繼承家業。
告訴他自己很不安,擔心家里的管家和下人,在自己死后,不服孫子的管教。
……
諸如此類的情況,老朱都和朱孫講述。
畢竟,在老朱眼里,朱孫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不僅僅懂經濟,懂怎么治國,連自己孫子開創,老朱始終都弄不明白的“科學”,朱孫都做了很詳細的解釋。
老朱覺得他得真是太有道理了。
原來自己通過申城的碼頭工人,船舶,卸貨數量,分析申城的各項經濟,就是科學啊!
這樣一個人,老朱有問題,當然要向他請教了。
而且,朱孫的回信,也從來沒有讓老朱失望。
對老朱面臨的狀況,朱孫都做了十分細致且認真的分析。
不過,書信往來,終究比不過當面的交談。
此番見到了朱孫,一定要與他暢談三天三夜。
還有那個逆孫,一直以為自己有識人之明。
用楊士奇,姚廣孝,夏原吉,用張輔,朱能,也算用得十分順手。
頗有伯樂相中千里馬的得意
那些人雖然也算不錯,但又怎么比得上自己相中的這個朱孫呢。
等自己將朱孫推薦給逆孫,他一定會大吃一驚吧。
他恐怕到現在,還以為朱孫寫的治國之策,是《科學》期刊集體討論出來的呢。
哈哈哈!
老朱的嘴角邊,翹起了一抹笑意。
想到逆孫吃驚樣子,他就很開心。
姜還是老的辣!
雖然你很厲害,可你爺爺我,更勝一籌!
馬車滾滾前行,不知不間,已到了應天府境內,金陵城已是遙遙在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