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半晌。
朱允熥繼續追問道:“奉令行事的人當中,應該也有人知道此事是要欺瞞本宮吧?”
“是!”楊榮道:“還有十幾個人,亦是知道的。”
朱允熥冷聲道:“凡是知道的人,一律降三級,并將此事記錄在案,算作記大過一次。日后提拔,升遷,調用,皆作為重要參考依據。”
這些人既然知道此事是針對自己的,那他們就應該上報,而不是伙同一起來騙自己。
他們沒有上報,無非是兩種可能。
一是他們認為這是小事,給太孫殿下進獻女人,事先瞞著也沒什么關系,他們心中并不以為然,因此不上報。
二是他們只知忠于姚廣孝,不知朝廷,更不知他這個太孫殿下。
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說明他們心中缺少敬畏,若不給予懲罰,后面恐怕還會再犯。
其他人也會有樣學樣,上行下效,給朝廷帶來不好的風氣。
但他們又畢竟是奉令行事,事出有因,豈做的也不是什么傷天害理的大事。
懲罰既要嚴厲,足以震撼所有人,又要適度。
故而,朱允熥才給出降他們官職三級,記入檔案的處罰。
至入記入檔案后,會起什么樣的作用,那就要看他們今后的表現。
如果再犯類似的事,那就是屢教不改,下一次的處罰,只會更嚴厲,也說明此人再不可用。
若是能從此吸取教訓,知道什么是紅線,知曉自己要效忠的人是誰,再不犯錯,那也未必不是可塑之材。
檔案的作用,正在如此。
能清晰的看到一個人的過往,更能看到此人思想和行事的轉變。
對于朝廷用人而言,這種轉變,往往才是真正的關鍵。
“至于你們四個主謀。”
朱允熥的語氣頓了頓。
如何處罰他們四個自己的親信,才是最難之事,亦是重中之重。
他頓了頓,目光在楊榮身上一掃,道:“姚廣孝、楊士奇,夏原吉,楊榮四人,合伙設局欺騙本宮,著即刻免去原有之品級,自今日起,皆貶為從九品。”
“所行之事,記錄在案,終身不刪。念你們幾人往日辦事還算得力,職務不變,仍代原職,以觀后效。”
職務不變,品級貶為最低的從九品,這是朱允熥目前想到的最佳處理方案。
這件事背后潛藏的權力危機,是封建王朝一直以來的傳統,并非他們的過錯。
想要改變這一傳統,讓大臣們從此不過問皇帝的“隱私”,不過問皇帝睡哪個女人,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里的一個悖論是,既然是家天下,那上位者就必須保證自己有子嗣,有接班人。
否則,下面的人,誰都不會安心。
既然要子嗣,那臣子們就會關心和過問上位者的“隱私”。
而且,他們關心得天經地義,理直氣壯。
如果朱允熥強行命令朝臣都不許問,親信都不能“關心”,恐怕立即就要掀起軒然大波。
當然,如果朱允熥現在已經有了兩、三個兒子,那他睡哪個女人,睡不睡女人,可能就沒人在乎了。
比如說,他如今當了儲君,老朱也垂垂老矣。
如今老朱想寵幸哪個女人,是沒有臣子會去過問的。
并非不敢冒犯老朱的天顏,而是因為老朱已經有不少兒子,有明確的接班人了,不需要大臣再為此擔擾了。
在這個問題上,即使高高在上如皇帝,也只是一個無情“繁衍工具”。
完成了繁衍的任務,才能讓下面的臣子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