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就是滿朝臣子,皆憂心忡忡。
越是親信之人,越是如此。
就好像后世社會,逼婚逼得最狠的,恰恰就是自己的父母親人。
陌生人才懶得管你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呢。
想不到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儲君,擁有近乎至高無上的權勢,都不脫被“逼婚”的命運。
在姚廣孝、楊士奇、夏原吉等人,包括眼前的楊榮的視角里,他們正是出于對自己的“忠心”,才費盡心神做這樣的安排。
故而,哪怕在被揭穿之后,楊榮仍與他侃侃而談,因為他并不覺得,自己等人安排這樣的事,犯了多大的錯。
直到朱允熥發怒……
必須對他們給出懲罰,使他們清楚自己的底線,不敢再犯,但又不能太過,使人覺得他不近人情,這其中的尺寸就必須要拿捏得當。
降官不降職,是他想出來的合適法子。
既能起到嚴厲警告的目的,又不傷及根本。
還有,這件事里面,徐妙錦和顧盼君兩女所扮演的角色,恐怕也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
……
朱允熥心中輕嘆了一口氣,又接著道:“還有,你去告訴他們,此事是本宮的底線,絕不允許再犯。”
“要不然,若他們仗著是本宮的親信,以為自己是為了本宮好,就再敢來欺騙本宮,干涉本宮行事,那就休怪本宮翻臉無情。”
“到那時,本宮就算再不舍,也只能學諸葛丞相揮淚斬馬謖了。”
……
楊榮心中一凜。
朱允熥的處罰,不可謂是不重。
看來,他們做的事,是真的觸碰到太孫殿下的逆鱗了。
也對。
上位者最忌諱的事,便是下面的人聯手欺騙自己。
若不是看他們也是一片苦心,且素來忠心,又是太孫殿下的心腹,辦事得力,才會這般處置。
換了別人,處罰只會更重。
當然,也只有他們這么親信會給朱允熥做這樣的“安排”,其他人既不敢,也不會如此。
對于那些不希望朱允熥做儲君,當皇帝的人來說,他們巴不得朱允熥絕后,才不會給他安排什么女人呢。
“謝太孫殿下,學生再也不敢。”楊榮連忙謝恩,又道:“學生必將太孫殿下的忠告,如實轉達。”
朱允熥輕輕點了點頭。
心里也開始反思起了自己的過錯。
這件事,背后有兩個原因。
一是臣子對帝王個人私事,尤其是男女之事的干涉。
這是歷朝歷代傳統,非一朝一夕能改變。
真要改變,也要等待時機成熟,而不是冒然行事。
絕不能直接下令說,我以后的婚事,我找不找女人,找什么樣的女人,你們都不要過問了……
這只會引來滿朝反對。
包括他自己的親信,都會激烈反對。
但這一條,又必須要變。
這并非單純是朱允熥不喜歡別人干涉自己的婚事,而是因為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