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又真的不想當皇帝呢?
人性而已!
顧盼君聞言,臉上紅暈如霞飛,似流云飄飄蕩蕩,嬌羞得仿若要生出翅膀,振翅飛走,臉上的笑意卻慢慢浮現,漸漸布滿如瓊脂白玉的臉蛋。
她眸間黑珠轉動,猛然抬起頭來,望向朱允熥,靈眸若皎月生輝,似星星閃爍,卻又直視著朱允熥,嫣然一笑,剎那間春風拂滿人間,說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聲音如流水落下,耳中便再無其他聲音。
朱允熥也笑了起來,隨即在她的額頭,輕輕吻了一下。
車內,楊榮連忙別過頭去,不敢再看一眼。
……
“你從前讀過多少書?平素里做些什么事呢?”抱著顧盼君,朱允熥有些好奇地問道。
顧盼君的見識,談吐舉止,皆不似尋常女子,更無尋常鄉村少女的潑辣和粗野,卻又不失其靈動活潑。
這樣的性子,若生在父母寵愛的公侯之家,倒也說得通。
但出現在一個偏僻鄉村少女的身上,哪怕是從小家境較好,依然讓人感到驚訝。
唯一的可能,便是她自幼讀過很多書。
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個自幼在鄉下村落里讀書的人,其思想見識,仍能高人一籌。
尤其是在進入城市之后,更是能迅速適應過來,做出一番不小的成就。
歷史上的宰輔,有不少人便是如此。
耕讀傳家,更是被很多世家所推崇。
但既然要“耕地”,哪怕是租給別人耕種,自己只是進行管理,也意味著要長期居住在農村。
“不算多吧。”顧盼君笑道:“我是女兒身,幼時讀過三年私塾,背了些四書五經,學了點圣人之言。”
“父母疼愛我,從來不讓我做什么粗重活。”
“我因認得幾個字,平素里沒事的時候,便去族中的藏書樓借書來看。”
“大多都是一些雜書,正經的道德文章,圣人之論,看得很少。”
“我喜愛看的書,皆是諸如《史記》、《漢書》、《后漢書》、《新唐書》等史書,再或是《資治通鑒》等,倒是將其中有趣的內容熟記如流。”
“再就是喜愛那唐詩宋詞,也勉強能背得幾千首。”
“還有一些民間雜記,故事傳說,鬼怪見聞等,我也喜歡翻看。”
“總之,都不是一些什么正經書。”
“太孫殿下主辦的《大明日報》,我素來每日必看的,尤喜上面連載的三國演義。”
“從前在鄉下,只能讀到半個月前的《大明日報》,后來到了金陵城,才能搶先看到。”
“《科學》期刊我也比較喜愛,尤其是上面的藥學知識,甚是有趣,更能治病救人。”
“可惜我雖然照著學了一些,也只得了皮毛而已,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曾救得。”
她說到這里,有些黯然傷神。
又道:“不過,太孫殿下寫的三大定律,我看不太懂。”
“科學一門,博大精深。”
“我畢竟是女兒身,又不能考取功名。”
“看書一是為了增長見聞,二則是打發時光。”
“偶爾也會自己寫些詩詞,卻沒有妙筆,寫出來有點不堪入目了。”
“與太孫殿下的才華學識相比,盼君的這點微末學識,恐怕只能算是勉強開過眼的瞎子而已,讓太孫殿下見笑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