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祖聞言,放下手中書籍,笑道:“時代變了。”
“自太孫殿下發明新式槍支和速射炮,令大明制造局大規模生產,以往靠一腔熱血,提著刀往前沖的時代,便結束了。”
“我在大明軍事學院讀書的時候,便深有感觸。”
“日后的戰爭模式,必然會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太孫殿下又開創科學一門,大明制造局在大明科學院的指導下,對原來的槍支進行了多次迭代改進。”
“槍支的威力,越來越大。再加上速射炮,開花彈的普及,戰爭的模式,已徹底改變。”
“之前太孫殿下率軍蕩平倭寇,征服倭國,張輔、朱能橫掃漠北,一戰而定北元,依賴的都是先進的武器,以及新的戰術戰法。”
“以后再練什么武藝,甚至傳統的排兵布陣,對于打仗,恐怕是沒什么用了。”
徐輝祖輕輕嘆了口氣,道:“日后再想領兵作戰,非得學習新式戰術戰法不可。”
“從前的許多知識,皆已變成了無用之物。”
“我只能從頭學起,自然是要下一些功夫,多讀些書。”
徐妙錦聰明伶俐,看的書不少,其中也不乏兵書,她也素來喜歡舞槍弄捧,經常一身戎裝出去見人,但畢竟是一個女孩子,從來沒有實際領過兵,感觸自然不如徐輝祖深。
她的目光,落在徐輝祖剛才所看的那本書籍上,只見那書的封面上,寫著《十大軍事原則》幾個字。
旁邊還放著另一本更厚的書,寫著《戰爭論》三個字。
關于這兩本書,徐妙錦皆有所耳聞。
據說它們是太孫殿下在大明軍事學院講學時,親自著寫的講課教材。
所寫的內容,皆是根據火槍火炮的作戰特點,總結而成。
這兩本書一問世,便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大明軍事學院的學員,皆是久經沙場的老將,自然也是識貨的行家。
一看便贊嘆其內容不凡。
后來,張輔、朱能遠征漠北,平定北元,更是向世人證明,太孫殿下的戰術戰法并非紙上談兵。
兄長對這兩本書十分推崇,每每徹夜研讀,愛不釋手。
“難道以后練武就再也沒用,從前學的兵書,也全部白讀了?”她還是有些不太相信。
“那倒也不見得。”徐輝祖搖了搖頭,道:“練武能強鍵體魄,這對于行軍打仗,還是十分有用的。”
“沒有一個好的體魄,士兵無法奔行作戰,很多戰術戰法都展不開。”
“便是指揮軍隊作戰,消耗的精力,也不是尋常人能吃得消的。”
“若不強身健體,斷然不行。”
“只不過,還想和從前一樣,靠武藝去殺敵立功,卻是難了。”
“制造局的槍,越來越厲害。”
“我是親眼見識過的。”
“任你多高的武藝,只要一顆子彈,也能讓你立即躺下。”
“至于從前看的兵書兵法。”
徐輝祖話鋒一轉,道:“如《孫子兵法》這些用兵謀略和思想,卻還是有用的。”
“畢竟,萬變不離其宗。”
“不管用什么武器,該用的謀略,還是得用。”
“只是以前學習的諸如二龍出水陣,天地三才陣,四門斗地陣……等排兵布陣之法,都是建立在弓箭長矛大刀等武器和盾牌盔甲的基礎上。”
“在如今這個槍支普及,速射炮開花炮大顯神威的時代,卻是再無用武之地了。”
“若是將領仍拘泥于原來的成法,試圖用盾牌長槍去對抗武裝了槍支大炮,那便有若三歲小孩持木棒與老虎挑戰,徒增笑料了。”
他說到這里,又忍不住輕輕嘆道:“太孫殿下真千古未有之奇才,萬載以下,未見有如此之才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