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曠世奇才”,也莫過如此吧。
也怪不得徐輝祖感嘆。
徐妙錦輕輕點頭。
“姐姐也在信中說,太孫殿下之能,曠古絕今,且他胸懷廣闊,不會隨意殺戮,將來必為一代明君。”
“我徐家只有牢牢抱住他的大腿,才能屹立不倒,保住父親大人歷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掙下的這份家業。”
“我這些時日整天在外奔波,不正是為了此事嗎?”
“大哥,你也莫要整天宅在家里,還是要多出去走動走動。”
“那鄭國公常茂乃是太孫殿下的舅舅,平素里又喜愛結交勛貴。”
“從前父親大人在世時,咱們徐家與常家便素來交好。”
“你也該出去與他走動走動。”
“眼下到處皆傳言朝廷要撤藩出海,勛貴子弟當中更早已傳遍,說是太孫殿下在常家飲酒時當眾所言。”
“可我徐家的消息,竟然遠落后于人。”
她言語之中,不無抱怨之意。
徐家是頂級勛貴,按理說,應該早早提前得到消息。
可實際情況卻是,很多侯爵之家,甚至是一些沒有爵位的富商都聽到了風聲,還前來向徐家打探消息真實與否,徐妙錦才從他們的口中,聽到了相關的內容。
這種事若傳到外面,外人恐怕都要以為他們徐家失勢了。
勛貴世家,也是要靠面子撐的。
雖然徐達領兵多年,在軍中根基深厚,可那不是能輕易動用的人脈關系。
在朝中做官,大部分人,都是見風使舵。
很多勛貴講排場,并不是真的喜歡撒錢充門面,而是處在其中,身不由己。
如果沒有表面上的排場,弄得太寒酸,別人就得琢磨你家是不是出什么問題了。
從前潛伏在暗處的敵人,也會立即蠢蠢欲動,甚至趁機而入。
本來與你交情不錯,平日里互相守候,互相支持的官員,則會因此而遲疑。
官場便是如此。
見你混得風生水起,人人皆前來巴結。
若是你不如意,落了難,那大家就會避而遠之。
墻倒眾人推。
徐妙錦正是基于這樣的擔心,才出言提醒。
徐輝祖搖了搖頭,左右望了望,知道院子里再無外人,不可能被人偷聽,方道:“太孫殿下雖不如皇帝陛下那般疑心重,對權力之道,卻并不弱于皇帝陛下半分。”
“他只所以放著勛貴武將不用,而大量啟用新人,培養新軍將領,就是因為我們這些勛貴,在軍中的根基太深。”
“從前大家一起打天下,一起沖鋒陷陣,刀山火海一起闖,有過命的交情。”
“這在打天下的時候,當然是好事。”
“那時候,天下未平,需要大家一起齊心協力,才能打出一個太平天下,打出一座大明江山。”
“可如今天下已定,四海升平,不患外憂而患內亂。”
“我們這些勛貴,若還像從前那般,經常聚在一起喝酒,講兄弟義氣,大家同進共退,那上位者又如何駕馭我們這些人呢?”
“即令太孫殿下心地仁慈,不殺我們,不做那兔死狗烹之事,也只能將我們全部閑置,棄之不用。”
“我不與他們交往,正是為了保持距離,唯其如此,才有望能在有朝一日,被太孫殿下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