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會自發的維護統一安定的大好局面。
他們的腦海里,沒有江山覆沒,改朝換代這個概念。
除非走投無路,活不下去了……
很多人不管如何吐糟現狀,罵當權者如何不好,真要讓他選擇在動亂三十年,迎來一個新王朝,他也會害怕,會拒絕。
亂世人不如太平犬的道理,大家都懂。
有大批這種人存在,江山才算真正穩固。
這也是為什么新生王朝的江山,一定要經歷三代人,才算真正穩下來。
大明仍是一個新生的王朝,仍然不穩,需要一大家子人齊心協力,才守得住江山社稷。
故而,無論大臣們怎么勸諫,訴說分藩的種種壞處,老朱仍堅定不移的實行分藩。
徐輝祖和徐妙錦兩人聞言,連忙行禮道:“太孫殿下有什么事,盡管吩咐便是,能為太孫殿下效勞,是我徐家的榮幸。幫忙兩字,卻是萬萬也不敢當的。”
朱允熥也懶得在這上面與這對兄妹糾纏演戲,又重新牽起一旁顧盼君的手,望向徐妙錦笑道:“適才在集市的時候,你說要認盼君做你的妹妹。”
“本宮覺得此事不錯,傳出來也是一樁佳話。”
“但一句戲言,畢竟當不得真。”
“現在本宮再問你,順便也問問魏國公,可愿意收下盼君這個妹妹啊?”
徐輝祖聞言一喜。
看來事情的進展,果然都在妹妹的預料之中。
徐妙錦上前道:“此肺腑之言,太孫殿下若愿見證,求之不得。”
徐輝祖也行禮道:“顧姑娘的事,我之前已經聽妹妹說過,我妹妹能有顧姑娘這樣的義妹,是她三輩子修為的福分。”
“好!”朱允熥拍掌大笑。
隨即,徐妙錦便令人準備了香爐案板,寫下自己的姓名和生辰八字。
顧盼君也上前,照樣提筆寫下。
“咦?”徐妙錦有些驚訝嘆道:“原來是顧姐姐,不是顧妹妹。”
紙張上,顧盼君的生辰年齡,卻是比她還大了三個月。
“我之前見顧姐姐長得水靈,還以為姐姐的年齡比我小,卻不想我才是妹妹。”徐妙錦笑道:“姐姐不會怪我之前冒失吧?”
她嘴上這般說著,心里卻是犯起了嘀咕。
按照她之前打探的消息,顧盼君該比自己稍微小一點才對。
但此際寫出來的數字,卻與前面的消息不符。
不過,在徐妙錦看來,這些都是小事,并不值得計較太多。
或許只是之前打探消息的人弄錯了。
“怎么會呢?”顧盼君牽起徐妙錦的手,笑道:“我不過就是比你先出生幾個月而已,論見識卻是遠不如你的。”
“我們結拜,卻不一定要以歲數論長短。”
“不如,仍如從前那般,我還是稱你為姐姐,你依然喚我妹妹,如何?”
在后世,很多女生都希望有將自己喚得年輕一些。
明明該稱呼為阿姨,卻被稱為姐姐,就覺得很開心。
甚至還要在姐姐前面加一個“小”字,以顯示自己的年輕。
但這個世界,卻是完全不同的。
大家都希望別人能將自己稱呼得高一輩,能當哥哥姐姐,便絕不愿被稱為弟弟妹妹。
比如說,在外面問路,喊與自己年齡相當的人一聲“大哥”,這是敬重對方的表現。
再比如說,大戶人家家里的婢女仆人,稱呼家中遠比自己年齡小,甚至還只有幾歲的小少爺,也敬稱為“您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