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固然關心儲君的婚事,可那畢竟不是急事,不必急在一時。
若是將朱孫的身份直接爆出來,陛下會氣到何種程度,猶未可知。
如今之計,恐怕也只有用另一件緊急又重要的事,來牽住陛下的注意力。
使陛下在朱孫身份被揭開之后,既顧不上找他楊榮算賬,也不會賭氣離開,而是忙著去解決問題。
楊榮腦海內念頭飛轉,已然拿定了主意。
恰在此時,老朱開口問道:“咱聽說稅務司成立后,收稅不少,你和咱說說具體的數目?”
這幾日,老朱在制造局參觀,也算是長了不少見識。
但制造局的生產水平再高,投資建設的資金,卻絕不是一筆小數目。
更別說還有修路的錢,各地建水庫的錢,修河堤的錢,建糧倉的錢……
眼下整個大明,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工地,到處都在大搞建設。
這么多工程,需要多少銀子的開支啊?
而且,朱允熥還下令由朝廷承擔服徭役民工的食宿開支。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工匠,更是朝廷掏錢雇傭的,工錢給得還挺高的。
正因為如此,才在進行如此之多的建設的情況下,并沒有造成民間民怨沸騰,反而是一片喝好之聲。
以往歷朝歷代,朝廷似這般動用民力,恐怕不知道老百姓要將朝廷罵成什么樣子了。
弄不好都要揭竿而起!
秦朝修萬里長城,隋朝修大運河,都是現成的例子。
便是之前的元朝,其滅亡亦是因修黃河大堤而起。
朱允熥如今所搞的各項建設,規模之龐大,較之隋煬帝修大運河的工程,大了十倍都不止。
如今到了冬閑時分,全國幾乎所有的勞動力,都投入到了這場大建設之中。
老朱也很是好奇,稅務司到底收了多少銀子,能支撐得起大明朝廷搞這般大的建設。
更別說制造局這樣的單位,其初期建設投入,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之前雖然知曉稅務司收了多少稅,但今日肯定已然有了不小的變化。
要不然,那些搞建設的錢,都是從哪里來的?
只不過,沒有聽到具體答案,多少仍有些不放心。
楊榮正愁找不到機會切入呢,聽到老朱發話,忙道:“啟奏陛下,稅務司所收之稅,較之從前,有了不小的提升,如今算下來,全國各地,每日共可收稅銀高達近十萬兩。”
“以此而推算,一年可收稅銀約三千余萬兩,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增長。”
老朱的眸子驟然微微閃了閃。
才這點收入嗎?
三千多萬兩當然很多,但他粗略估算過大明朝廷的開支,可遠不止增加這個數。
不待老朱詢問,楊榮已搶先開口,道:“今年朝廷按太孫殿下的布置,開展各項工程建設。”
“截止目前,已下撥各項建設資金,總計五萬萬兩白銀。”
“這筆錢,稅務司本來是無論如何都拿不出來的,國庫也拿不出來。”
他的話音未落,老朱忙問道:“那興建工程的銀子,是從哪里來的?”
楊榮微微一笑,道:“這五萬萬兩銀子,都是從大明銀行借來的,每年光是利息,便需要支付約兩千余萬兩。”
“什么?”老朱只覺得一陣陣頭暈目眩。
原以為朱允熥解決了大明的財政問題呢,萬萬也沒想到,竟然欠了一屁股債。
“陛下!”楊榮不失時機的遞上了一句:“此事都是朱孫的主意,微臣對此非常不安,但其中具體的緣由,恐怕陛下還要去問他才知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