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笑聲戛然而止,冷哼道:“你以為咱看不出來,他想用方孝孺做什么嗎?”
“朝廷黨爭?分裂儒家讀書人?”
“讓他們變成兩派,彼此爭斗,方便他掌權。”
“這確實是理由,也是一個不錯的手段!但更是表面上的托辭。”
“咱那個孫子,是想對天下千千萬萬的豪紳和地主下手。”
“這可比咱將孟軻的書禁掉,將他的牌位移出文廟,要嚴重一萬倍。”
楊榮的瞳孔驟然放大。
身為朱允熥的身邊人,在他身邊聽命了這么久,盡管朱允熥從來沒有和他提及此事,但以楊榮的聰明,在深知“內幕”的情況下,從太孫殿下有意無意透露出的態度中,也能揣摩出太孫殿下心中的想法和安排。
以方孝孺為引,以新學為基,最后慢慢引發天下對土地和財富分配的反思。
最終的一步,是要將土地和財富分給千千萬萬的窮苦百姓。
只是太孫殿下很清楚,茲事體大,才不與人言及。
不過,之前的地租改革,以及朝廷大量收地,已經是在為后面的做伏筆了。
他剛才說了一堆方孝孺的壞話,最后卻表態支持方孝孺的理念,正是表示堅定和太孫殿下站在一起。
以陛下的精明,從朱孫的信里,看出一點態度傾向,并不奇怪。
但說得這般肯定,還是讓楊榮深感震驚。
“陛下!”他磕頭拜下,張了張嘴,想要解釋一些什么,卻最終什么都沒有說出口。
“你們這是將大明江山放在火上烤啊!”老朱輕輕嘆道。
楊榮吃了一驚。
皇帝陛下莫非是要反對?
若沒有皇帝陛下的支持,此事萬難成行。
甚至,這種根本的理念之爭,還會導致太孫殿下本來穩如泰山的權勢地位,在一日間變得危如累卵。
老朱畢竟是大明的開國皇帝。
不料,老朱突然話鋒一轉:“有膽量,有氣魄。雖千萬人,吾往矣!”
“咱老朱家有這樣的子孫,能讓天下千千萬萬的百姓都受益無窮,那是讓祖宗們都高興的事。”
老朱看著楊榮,語氣凝重而緩慢:“他要做的事情,可是盤古開天辟地以來,從未有過的大事。”
“不要以為他給讓窮苦百姓吃飽了,讓大家的生活都變好了,就能獲得多大的支持。”
“那是現在天下的豪紳地主還沒有看出他的目的,不知道他劍之所指。”
“一旦他改革,真的觸及這些人的利益,才會迎來真正的反對浪潮。”
“想成大事,就要付出代價。”
“咱老了,只能送他這一程。”
“這個皇位,咱就不傳給他了!”
楊榮錯愕當場。
一瞬間,幾近絕望,全身都在顫顫發抖。
老朱卻忽然又露出笑容:“讓他自己來拿。”
楊榮剎時又呆住了。
“自己拿走這個皇位,他的權力才能真正穩固,才能做他自己想要的改革。”
“要做成千古未有之事,便要有千古未有的權力。”
“能掃清所有的障礙。”
“他若是做得好,以后世上便再無朱元璋了。”
楊榮目瞪口呆地望著老朱,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了。
“咱當初離京,就是為了引蛇出洞,看看有什么人會跳出來反對他。”
“咱好趁著還在世,幫他將所有的牛鬼蛇神,通通清掃干凈。”
“可最終也沒有釣到魚。”
“以他如今的威望,若他只是想安安穩穩做一世皇帝,或許,朝堂上也不會有什么人反對了。”
“就算是反對,也掀不起什么風浪。”
“但既然想成大事,想與天下千千萬萬的豪紳地主為敵,便不能抱任何僥幸之心。”
老朱的聲音,慢慢降低。
外面馬車的滾動聲,都要大上幾分。
他微微俯身,在楊榮的耳邊輕語。
“今日之后,詔告天下,天子駕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