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聞言,眼前驟然一亮,道:“這倒是一個好辦法。”
“讓他們都入股,朝廷的債務負擔,也能大大減輕。”
“還能趁勢收回他們的土地。”
“不錯,不錯!”
老朱又向門口望了一眼,那里仍在吵鬧不休。
“你的法子都不錯,但這畢竟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你要做成此事,便要向外發動戰爭。”
“記住,只要大明在外面不斷打勝仗,并且不虧錢,還能源源不斷有銀子進來。”
“那不管你做什么事,朝野都很難反對。”
通過對外擴張來解決內部矛盾?
老朱不愧是老朱。
一針見血。
這一條,倒是與朱允熥心中所想,不謀而合。
而且,大明的工業要發展,需要廣闊的市場,以及大量的原材料。
這些都需要海外的支持。
中原大地,雖然地大物博,但其實又是一個資源很貧乏的地區。
比如說,造輪胎的天然橡膠。
在石油化工技術還沒有被攻克的時,天然橡膠便已廣泛運用。
然而,中原卻缺少制作天然橡膠的樹木,氣候環境也不適合這類樹木生長。
其他的各種資源就更不用說了。
就是大明之前普遍使用的白銀,也極為稀缺。
嚴重依賴于從海外流入。
只不過,封建社會朝廷的管理能力太弱,對于這一點,竟然一無所知。
每年有多少白銀流入,多少白銀流出,官府都沒有記錄,朝廷兩眼一抹黑。
市場就更不用說了。
大明制造局的技術進步后,大規模生產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倍。
生產的商品,是需要銷售出去的。
相比于大明的國內市場,整個藍星世界無疑是一個廣闊的市場。
“皇爺爺,孫兒記住了。”朱允熥嬉笑道:“皇爺爺現在也不反對大明對外開戰,征伐海外了?”
老朱哈哈大笑道:“從前咱不想遠征海外,是因為那些地方,隔山隔水,物資運不回來。”
“大軍勞師遠征,付出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計其數,死傷的將士,更是血流成河,生靈涂炭。”
“除了讓君王得到了一個開疆拓土的好名聲之外,一無用處,咱當然反對。”
“甚至,因為距離太遠,駐軍費用高昂,防守不易。”
“縱使打下來之后,用不了多少年,又會丟掉。”
“死了成千上萬的人,費了數不清的財力,到頭來,全是一場空。”
“咱當然要反對!”
“你之前說,從前商周也不過是一隅之地,后來通過分封,不斷向外開疆拓土,才有了今日的中原大地。”
“這的確是向外征戰,向外擴張的結果。”
“要不然,炎黃子孫,恐怕還困守在黃河邊上一塊不大的土地內,怎么可能有大明今日的萬里疆域呢?”
“可是,你也應該想過,為什么此后的幾千年,咱們就沒有接著再向外擴張了呢?”
“還不是因為沒有地方可以去了嘛!”
“往西,是高山,是沙漠,山高路遠,萬里無人,光是運糧,便極為不易。不毛之地,本身也種不出什么糧食。”
“往北,是草原,是極寒之地。雖然歷朝歷代都想征服草原,卻始終沒有成功,那極寒之地,更是不適合百姓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