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輕輕嘆道:“事已至此,就算靈堂里面停放的尸體真的不是父皇,大臣們愿意為此和他吵翻,不顧一切要查一個水落石出的人,也不會很多。”
朱高煦呆住了,滿臉不可置信的望著父親。
他畢竟年歲尚且不大。
雖然聰明,可有些事,還是看不透。
朱棣只好為他解釋,道:“首先,大臣們里面本身就有很多是他一手提拔重用,自他監國理政以來,被他拉攏的人,投效他的大臣也不少,更別說本身就支持他的勛貴功臣。”
“其次,大臣當中,許多人會明哲保身,不會讓自己輕易卷入這種爭端中。”
“再其次,還有很多人,即使察覺其中有異,也會認為社稷安寧,江山穩定大于一切。”
“不能由此而掀開奪嫡之爭。”
“無論發生了什么事,讓他安穩登基,天下才能穩定。”
“基于此,他們會想著盡量將此事遮掩過關。”
“你想一下,為什么你皇爺爺駕崩的時候,大臣們沒人去問駕崩的原因,卻首先急匆匆的在靈前擁立他登基,對他三拜九叩呢?”
“就因為江山社稷,萬鈞之重。”
“就算他真的弒君了,大臣們心里明白,可為了大明江山的穩定,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寧,他們也要將作不知道!”
“因為他是儲君,唯有擁立他,才能不讓天下陷入大亂之中。”
“這個時候,你皇爺爺駕崩的原因是什么,都不重要了,你明白嗎?”
“真正愿意為此和他掀桌子,不顧后果,將天捅破的人,終究是極少數。”
朱棣語氣變了變,繼續道:“再說,他若是真做了你說的那些事,又豈能沒有一點準備?”
“別忘了,靈堂是他下令布置的,周圍的護衛都是他安排的。”
“你沖出去鬧,能鬧得過他嗎?”
朱高煦頓時只覺被一盆冷水,當頭淋下。
半晌,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了,又興奮道:“咱們也不是全無計可施。”
“爹爹此前在大明軍事學院,也曾執掌教學,帶過不少學生。”
“我的刑部,在改革以后,增加了不少捕快,且捕快們配發了不少短槍,武力強勁。”
“還有大哥大明制造局,那可是有幾十萬工人啊。”
“還能自己制造武器!”
“咱們三個人聯手,不怕大事不成,哈哈……”
他忍不住就要大笑,卻忽然響起不遠處還有不少人在給先帝守靈,他身為皇孫,此時大笑,可太應該了,連忙止住。
“你想干嘛?”朱棣怒斥道:“你的刑部?”
“我問你,刑部上下,真的聽你的調令嗎?”
“刑部現在武力最強的部門,應該是紀綱的緝盜司吧?”
“雖然紀綱當初是你提撥的,可紀綱現在還會聽令于你嗎?”
“若是尋常的事也就罷了,紀綱也會賣你一個面子,可你讓他和皇上作對?”朱棣冷哼道:“信不信紀綱領第一個便將你拿了!”
“至于你哥哥的制造局,有幾十萬工人是不錯,但也和你的刑部一樣,那些工人怎么可能會聽你哥哥的話,起兵反了呢??”
“據我所知,他們對太孫殿下可是感激得不得了。”
“如今太孫登基,他們擁護還來不及呢,還想讓他們站出來反對?”
“軍事學院的學生,他們更是瘋狂崇拜太孫殿下,就更不可能反了!”
朱高煦急道:“難道我們就這樣眼睜睜看著,什么都不做嗎?爹,你也不去解救皇爺爺了嗎?”
“急什么?”朱棣怒斥道:“若依你所說,你皇爺爺不也安然無恙嗎?又何須急在一時。”
“那我們怎么應對?”朱高煦問道。
“可以先放出一點風聲。”朱高熾建議道:“放出風聲出去,也正好看一下大臣們對此的反應。”
朱高煦眼前一亮:“對,我們也可以借此試探出他們的態度,拉攏一批自己人,等到時機成熟,再奮起一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