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婦人之仁,豈能成大事?
不靠譜,太不靠譜了!
肯定是瞎編出來的。
……
種種謠言,事關宮廷秘闈,百姓們最是樂意八卦傳播。
再加上仿若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推動這些謠言的傳播。
數日間,謠言便傳遍了金陵城,并向著外面擴散。
此時的朱允熥,仍在靈堂里守靈。
依禮制,孝孫三日不能吃飯,不能理事。
當初,前身就是因為在朱標喪禮上,在守靈的時候,受呂氏指使,找老朱說自己餓了,要東西吃,因而被老朱認為“不孝”,從此厭惡。
帝王駕崩,要求則更嚴格。
依禮,君之喪,子、大夫、公子、眾士皆三日不食。
啜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不食菜果。
意思便是君主駕崩,天下人在三天內都不能吃東西,只能早晚各喝一溢米的粥,不能吃任何菜和水果。
這便是儒家的禮。
要求十分嚴格。
對于正在長身體的半大孩子而言,餓著不吃飯,自然十分難以忍受。
事實上,即使是成年人,雖然能忍饑挨餓,可長時間不吃東西,便很容易造成低血糖。
低血糖若是不馬上補充糖份,嚴重的會昏厥,甚至死亡。
很多人以為,餓死一個人需要七天甚至一個月的時間不給東西吃。
實際上,這個說法雖然不能說是完全錯誤,但至少是非常不嚴謹的。
每個人的身體體質不一樣,有些人挨餓后,血糖會迅速下降,直至因低血糖而昏厥,若還不補充能在人體內轉化為糖的食物,就有可能死亡。
這就會出現僅僅餓一頓,也將人給“餓死”了的情況。
如果此人本身有糖尿病的話,其死亡的概率,更是會大大增加。
只不過,古人并不懂這其中的道理,只會認為此人是突發疾病而死亡。
若是死在父母親人的喪禮上,更會贊美他是太孝順了,悲傷過度,才隨父母去了!
朱允熥如今早已不是前身,自然早就找到了解決之策。
之前呂氏的葬禮上,他雖然哭得驚天動地,但餓卻是一頓都沒餓著的。
只要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偷偷吃就行了。
雖然孝子要守靈堂,但中途總有需要離開片刻的時候。
諸如,人有三急。
如今老朱又沒有真的駕崩,他也不可能讓自己挨餓。
至于說不理事。
禮制的規定是,君言王事,不言國事。
士大夫言公事,不言家事。
王事是指朝聘、會盟、征伐等王朝大事,亦泛指軍國大事。
這里的國事,則是說一般的朝廷事務。
說白了,朝廷內緊急重要的事情,仍然正常處理。
只壓下一般不緊急不重要的事務。
畢竟是身為君主,不可能真的不理事。
官員更是仍要正常辦公。
朝廷大員也皆在靈堂守靈,辦公的時間很短,只處理緊急事項,普通公務暫且先放下。
三日時光,一晃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