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帝王之尊,小殮的時間也很短。
畢竟,尸體放在外面會腐爛發臭,必須要盡快入棺。
正式入殮前,工匠獻上了這三日加急打造的黃金面具。
朱允熥拿起面具,正要給遺體換上。
就在這時,下面突然響起一道聲音:“慢著!”
聲音清冷,湛湛如金石相擊。
朱允熥轉頭望去,出聲之間,竟是禮部尚書陳迪。
祭天、祭祖,皇家婚喪禮,正是由禮部負責,連靈堂怎么布置,百官皆如何行禮,皆由禮部決定。
見到是陳迪,朱允熥停了下來。
其他官員也皆是露出了驚訝之色。
在場不乏飽讀詩書之人,除了武將勛貴外,文官們對儒家的喪禮制度,皆了如指掌。
依禮制,此時不應該中斷才對。
可無緣無故,陳迪又為何出聲喊住呢?
眾人眼神詫異,唯有朱高煦的臉上,露出一絲驚喜之色。
陳迪向前走了幾步,自人群中邁出,拱手一拜,彎腰道:“皇上,臣蒙先帝恩典,提拔重用,至有今日,位至禮部尚書。”
“臣雖下愚,卻無日不思報效國家,報效先帝。”
“奈何人力有時盡,以臣之愚,縱竭盡心力,亦不過墨守成規,終難有大作為,有負先帝所望。”
“而今先帝龍馭賓天,臣乞皇上憐見,允臣再望先帝遺容一眼。”
朱允熥的臉色,頓時沉了下去。
他這幾日雖然一直在靈堂里守靈,但也并非對外界之事一無所知。
仍然會抽出一點點時間,在內室里秘密聽心腹匯報重要的事。
當然,為了遵循孝道的規定,除了調兵進京布防,以及關于先帝后事如何處理的圣旨外,確實沒有因一般的事情去召集官員,發表意見。
有關老朱是否真正駕崩的風聲,已經放出去了。
葬禮上會有大臣站出來的質疑,他并不奇怪。
只是沒想到,站了來的人,竟然是禮部尚書陳迪。
下方,眾大臣的臉色,也皆是變得復雜且震驚。
陳迪的話說得很漂亮,但核心意思其實只有一個。
那便是,他要看看面具之下的先帝遺容。
新皇帝早已下旨,言先帝臨終時有遺言,不許外人看他駕崩后的遺容。
陳迪如今的要求,無疑是在抗旨。
大臣們這三日,雖然也都在為先帝守靈,但并不是日夜都在靈前,還是會出去輪流休息的。
守靈可不允許睡覺,需要出去睡。
對于外面流言蜚語,許多人亦有所耳聞。
何況那日皇帝陛下闖大明科學院,持槍追打當時的太孫殿下,急怒攻心而倒地不起,更是有不少大臣親眼目睹。
皇家之事,微妙異常。
大臣們皆是戰戰兢兢,許多人再三告誡家人及奴仆,不得隨意咬舌根子。
此時見到陳迪竟站出提此要求,頓時令不少大臣的臉色變得蒼白無比。
只怕今日的入殮儀式,弄不好就好要搞出一場大殺戮。
就在眾人且驚且懼時,只聽得朱允熥淡淡道:“不許!”
陳迪拱手再拜,而后跪了下去,頓首道:“臣絕不辱先帝英名,觀遺容后,愿隨先帝而去。”
此言一出,場中頓時像炸開了鍋一般。
人群中傳來陣陣呼吸加重的聲音。
不過,仍然沒有人說話,連私下里悄悄交頭接耳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