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懂得去分局勢,從極其復雜的戰場情報中,分析出正確的消息,并據此做出判斷。
唯有如此,才能成為名將。
武夫魯莽無謀,這只是文人為了抬高自己而給武人身上潑的污蔑之詞。
固然,低級武官中,魯莽之人不少,與相對冷靜沉著的文人,形成鮮明的性格對比。
但一旦到了高級將領這個層次,就不再存在有勇無謀之人。
真若是有勇無謀,一般也爬不到這么高的地位。
即使偶爾有因家世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而成了高級將領的,幾場仗打下來,也會原形畢露。
畢竟,上戰場是真刀真槍的硬本事,刺刀見紅,是要分生死的。
沒點謀略,沒有頭腦,沒有分析推理能力,早就被對方的將領給玩死了。
馮勝更是打了一輩子仗的人。
他現在還能活著,并成為大明的公爵,便已經證明了他的謀略,頭腦,都遠在常人之上。
朱橚沒有接言,而是等待馮勝往下說。
“倘若陛下駕崩了,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朱允熥殺了陛下,但是怕露出馬腳,所以不許人瞻仰陛下遺容,同時倉促地處理了太醫,宮女和后宮的嬪妃。”
“另一種情況是,陛下確實是當場突發急病而駕崩,又或者雖是朱允熥所殺,但他早就做好了萬全準備”
“給陛下的遺體戴上面具,是故意為之,引人生疑。”
“那般處理宮女太監,太醫,后宮嬪妃等,亦是如此。”
“其目的就是看看朝中有哪些人支持他,哪些人反對他,好將反對他的人引出來,再將其一網打盡。”
朱橚呼吸微微一滯,目光閃動了一下,他卻是沒有想到這一層。
此時聽馮勝一說,才發現自己還真是想得太簡單了。
馮勝邏輯清晰,又接著往下推理:
“倘若陛下并沒有駕崩,則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朱允熥將陛下囚禁起來了,是因為朱允熥心中還念著骨肉親情,心生不忍,故而才將陛下囚禁于后宮,并好吃好喝的供養著陛下。”
“他認為自己足以掌控全局,不需要殺掉陛下。”
“第二種情況,也是朱允熥將陛下囚禁起來了,但他心中卻未必是念著骨肉親情。”
“而是想用陛下為餌,釣出反對他的人,尤其是你們這些藩王。”
“試想,若是陛下不在了,反對者可能暫時忍而不發,暗中潛伏下來。”
“可若大家知道陛下被他囚禁于后宮,那便一定會想方設法去營救。”
“一則是對陛下的忠心使然,二來是只要陛下走出后宮,振臂一呼,將他所行之事公之于天下,則朱允熥必敗無疑。”
“如此機會,反對朱允熥的藩王和大臣,必定不會錯過。”
“一定會想方設法,達成此目的。”
“而這,正是他設置的陷阱。”
“讓反對者都跳出來,最后一網打盡。”
馮勝眸子微微閃爍,深吸了一口氣,道:“還有第三種情況。”
朱橚皺眉,思緒頓住。
只覺馮勝所言,已極盡所有可能,想不出還有什么。
疑惑之際,只聽馮勝沉聲道:“最后一種情況是,陛下并沒有駕崩,也不是被他朱允熥囚禁。”
“而是陛下自愿住進了深宮,卻令他假傳死訊!瞞天過海,騙過天下人!”
“陛下要借此扶他最后一程。”
啪!
朱橚情緒激動,手往前不自覺地一拂,將桌上的桌杯拂了下去,掉落在地,剎時間四分五裂,茶水濺了一地。
他卻根本不管不顧,只是滿臉震驚地望著馮勝!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