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決策失誤,勝敗之數,就可能翻轉。
女真三部的地形,氣候,環境,與北元都完全不同。
不能照搬北元的經驗。
說到底,打贏才是根本。
花銷大一點,也值得。
打輸了,或者打到雙方相持,久攻不下,那就麻煩了。
投入全打了水漂,軍心民心,還會因此而受到沉重的打擊。
何況現在的大明,并不是拿不出這筆錢。
“陛下說得極是,是臣見識淺薄了。”楊士奇退了下去。
楊榮起身問道:“此番平定女真三部,陛下打算用何人掛師呢。”
朱允熥沒有說話,而是轉身回頭,從桌案下拿出一張地圖,徐徐攤開。
隨后在地圖指了指,道:
“此次攻打女真三部,不僅要征調我大明之軍,也要征草原各部的兵馬。”
“他們既然已經歸順大明,出兵幫大明打仗,理所應當。”
“八旅新軍,自西北,西南,南方等幾個方向,分頭向女真三部進軍。”
說到這里,朱允熥停了下來,從地圖指向倭國,問道:“派往倭國的駐軍,已經準備出發了吧?”
大明要在倭國建立軍事基地,“保護”倭國,這是雙方早就商量好了的事。
只不過,新軍建設和擴張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朱允熥的野心。
新成立的新軍,都有各自的任務。
一時之間,竟然抽調不出兵馬前往,只好暫時先不管了。
反正倭國已經被打得很老實很聽話。
并且,大明也派出了官員,監督倭國的朝政,“幫助”倭國的兩位大王處理政務。
短時間內,倒也不用擔心倭國會生出什么反心。
但這個時間,也不能拖太久。
否則,倭國那些畏威而不懷德的小人,就難免有不好的想法了。
“都準備好了,等陛下的登基大典一過,大軍即可出發。”
“計劃派駐兩旅新軍,六千兵馬,駐防倭國。”
“倭國那邊,已經建好了港口和城塞,只等我大明天軍入駐。”
朱允熥輕輕點頭,道:“等他們到了倭國,也可以派一支兵馬,橫渡過海,幫助一直攻女真三部。”
幾人微微有些吃驚。
陛下對女真三部,未免有些重視得過頭了吧?
并不是特別強大的幾個部落,所居之地,也是苦寒之地。
用得著這般小題大作嗎?
他們當然不知道朱允熥此刻心中所想。
女真啊……后世華夏,不就是毀在他們手中嗎?
此時不將他們連根拔起,徹底鏟除,日后就是心腹大患。
何況,打敗對方容易。
但由于女真三部都太落后了,在那里建立起有效的統治,才是最麻煩的事。
調集重兵也有這一層用意。
只是此時卻不必與他們明說罷了!
“至于這次的領兵的統帥。”朱允熥眉頭微微一揚,道:“朕那舅姥爺,梁國公藍玉,不是在還北平嗎?”
“此番就由他掛帥,令張輔、朱能為副帥,舉兵蕩平女真三部!”
“告訴藍玉,此次征伐女真三部,是要將東北之地,納入我大明的版圖之內。”
“凡三部之人,若愿意歸降,大明自然熱烈歡迎。”
“倘若冥頑不靈,與大明天軍相對抗,就不用留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