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非膽怯怕死之人。
要不然,當年也不會起兵造反。
但如今的形勢,與當年大不相當。
那時候的馮勝,一無所有,敢提著腦袋,用一條爛命,來換取榮華富貴。
賭輸了,無非是爛命一條。
賭贏了,富貴一生,連子孫后代,都會因此而享福。
可如今的他,貴為大明宋國公,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啥都沒有的窮光蛋。
他為什么還要去賭命,還要去拼呢?
此前是為了自保,擔心老朱或者朱允熥會殺自己。
如今……還有退路嗎?
馮勝心中苦澀無比。
就在這時,徐輝祖拿著一份草擬好條款的文書,走了過來,笑道:“宋國公,勞煩在這上面簽一下字,我立即令人傳達下去。”
馮勝回過神來,接過文書一看,正是有關軍工廠武器管理,以及彈藥庫遷移的命令,他不由得又是一驚,問道:“這么快嗎?”
在他的印象中,對于一般的事務,皇帝下旨給了各部,各部接了旨,按旨意辦事,這個時間,快則十天半個月,慢則一兩個月,甚至三五個月。
可關于軍工廠武器加強管理的圣旨才剛剛下達,徐輝祖怎么就拿著文書來找自己簽字了呢?
莫不是早有準備?
徐輝祖笑道:“宋國公雖被任命為軍務大臣,但此前在開封坐鎮,才剛剛回朝幾日,尚不清楚咱們陛下辦事的風格。”
“陛下早有嚴令,凡是他下旨要辦的事,軍務處和政務處不得拖延片刻,當日事,當日畢。”
“咱們先按陛下旨意,將命令傳達下去。”
“具體的實施細則,等以后再仔細推敲。”
“此事涉及政務處,還得雙方協調。”
“抓緊做好了,陛下那里才好交待。”
這件事朱允熥下了圣旨,但這只是下達給軍務處和政務處的圣旨,而不是向軍工廠傳達的圣旨。
到了軍工廠的官員手里,他們拿到的,則是軍務處和政務處聯合下發的文,不是陛下的圣旨。
他們也不清楚這是不是陛下的旨意,也不需要知道。
這便是朝堂權力的運作了。
對下面的人而言,是不是最高統治者的命令,或者最高統治者是否知曉,都是未知的事情。
通過一定的模糊度和神秘性,來減少最高統治者與下面的直接矛盾,以維護權威。
馮勝連忙打起笑臉道:“魏國公說得極是,我這便簽字。”
朱允熥一共任命了九個軍務大臣,其中藍玉、張輔、朱能等三人尚在外地,正指揮大軍發起對女真三部的戰爭。
目前在京城里坐鎮的,只有六個軍務大臣。
朱允熥制定了輪休制度和值班制度。
規定無論任何節日,軍務大臣必須有人在軍務處值班,以便處理緊急事務。
凡以軍務處發出的命令,皆必須有至少兩位以上的軍務大臣聯名簽署,并保留檔案,同時知會其他軍務大臣。
重大事務,則須所有在京軍務大臣集體簽署。
政務處亦是同理。
除了日常事務外,軍務處和政務處下達任何命令之前,還要先向朱允熥這個皇帝請旨。
不過,實際上,朱允熥除了重大問題和重要人事任命會親自過問之外,對于軍務處和政務處的請求,基本上都是默認批準。
畢竟,他不可能去詳細了解每一件事,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
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胡亂下旨就是亂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