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這么做會不會導致暹羅大量民眾乃至王公貴族傾家蕩產,甚至讓整個國家破產,他覺得那與大明毫無關系。
在朱壽的認知里,這些都不重要。
他身為大明的大將軍,又是舳艫侯,一心想著要盡最大可能為大明謀取更多的利益。
這是他的職責所在!
可李思聰與暹羅特使簽訂的條約,雖說對大明確實有利,可在朱壽眼中,遠遠不夠。
這份條約沒有將暹羅的價值榨干,反而像是放了暹羅一馬,這讓朱壽很是不滿。
特別是大明開發暹羅的礦產居然還要付錢,這一點讓朱壽更是難以理解。
他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要這么做。
在朱壽眼中,暹羅大軍是自己的手下敗將,整個暹羅就如同大明的“戰利品”。
雖然暹羅與大明相距甚遠,風土人情差異極大,大明不會直接統治暹羅。
搜刮“戰利品”,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怎么能輕易放過暹羅人呢?
難不成這個李思聰,私下里收受了暹羅人的賄賂不成?
朱壽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懷疑,緊緊盯著李思聰,似乎想要從他臉上看出些端倪。
“殺雞取卵,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李思聰神色平靜,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容,目光平和地看向朱壽:“舳艫侯可還記得宋朝時令人至今仍痛心疾首的‘靖康之恥’?”
朱壽聽聞此言,原本堅毅的臉色微微一愣。
作為行伍出身的武將,他常年征戰沙場,平日里鉆研的多是兵法韜略、排兵布陣,對歷史所知確實有限。
不過,“靖康之恥”這般重大的歷史事件,同時也是重要的軍事典故,他還是知曉的。
甚至還專門研究過,當時的宋朝,要如何才能力挽狂瀾,轉敗為勝。
李思聰神色一正,面容變得嚴肅起來,聲音也不自覺地提高了幾分:“當年的靖康之恥,堪稱我漢人數千年來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
“金人當時肆意妄為,對漢人百般羞辱。”
“他們不僅蠻橫地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兩位帝王,還將大量的后宮嬪妃、貴卿朝臣一并裹挾而去。”
“開封城中,無論是公家的積蓄,還是百姓的私人財物,都被他們搶劫一空,洗劫得干干凈凈。”
“宋人所遭受的恥辱,自是不必多提。”
“乍一看,金人似乎在這場事變中占盡了便宜,撈取了無數好處。”
“然而,若我們靜下心來,重新認真復盤這段歷史,便會發現,事實并非如此簡單。”
“自靖康之恥后,金宋之間戰火連綿不斷,戰爭從未停歇。”
“岳飛、韓世忠等一眾愛國將士,正是在這亂世之中,挺身而出,崛起于戰火紛飛之際。”
“他們心懷家國,奮勇抗敵,一心想要收復失地,雪洗國恥。”
“倘若不是趙構昏庸無能,被一己之私蒙蔽雙眼,驅使秦檜與金人議和,更是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殺害于風波亭,那么這場宋金大戰的最終結果究竟如何,仍猶未可知。”
“再看金人,他們最后所得到的,無非是侵占了大量的宋國土地而已。”
“但實際上,其中的絕大部分土地,早在靖康之恥發生之前,就已被金人通過各種手段占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