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人親眼目睹一同被奴役的大明同胞,被活生生折磨致死。
那些血腥的場景至今仍在他們的腦海中不斷浮現,成為難以抹去的噩夢。
面對如此暴行,大明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當即進行追責。
在大明強硬且有理有據的交涉下,暹羅朝廷為了不破壞“明暹友誼”,開啟了大規模的追查。
暹羅境內過去凡是買過大明奴隸的人,無論身份高低貴賤,是富賈豪商,還是王公貴族,無一例外都被揪了出來。
他們被送上審判席,依照律法一一定罪,受到應有的刑罰。
罪行嚴重者甚至被處以死刑。
在大明的威嚴面前,即使再高貴的身份地位,都無法成為豁免的理由。
這一系列嚴厲的懲處行動,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暹羅的中上層社會掀起了驚濤駭浪。
一時間,整個暹羅的中上層人士都嚇得瑟瑟發抖。
那些曾經給自家買過大明奴隸,虐待過他們的人,大多受到了嚴厲的處罰,為自己的惡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而那些僥幸從未沾染此事的人,也被這雷霆手段嚇得不輕。
他們回到家中,便立刻嚴厲警告家人和下人,日后與大明的人打交道時,務必小心謹慎,哪怕是一絲一毫的冒犯都絕不能有,否則,必將大禍臨頭。
從那以后,整個暹羅的集市,風氣都為之煥然一新。
以往普遍存在的歧視與欺辱大明人的現象蕩然無存。
取而代之的,是小心翼翼與恭敬有加。
每一個暹羅人深知,大明的威嚴不容侵犯。
大明的百姓,絕不是他們能隨意欺侮的。
曾經,但凡有大明的商人前來暹羅采購貨物,當地的土著就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眼睛里閃爍著貪婪的光,絞盡腦汁地抬高價格。
他們把大明商人視作待宰的“肥羊”,抱著能敲一筆是一筆的想法,報出遠超實際的價格。
恨不得對大明商人“敲骨吸髓”,將他們身上所有的錢,全部榨取干凈。
更過分的是,稍有不合他們心意,這些土著便會仗著自己身處本土的優勢,露出猙獰的面目。
他們或是惡語相向,或是摩拳擦掌,對大明商人進行人身威脅,試圖逼迫商人就范。
一個個皆是囂張跋扈無比。
大明商人遠在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面對這種無理的刁難,很多時候只能無奈地咽下這口氣。
他們心中滿是憤懣,卻又沒有什么辦法。
好在從暹羅采購大明所稀缺的物資,運回大明境內售賣,利潤往往能高達數十倍。
正是這誘人的利潤,讓商人們甘愿冒險,承受這些折騰。
但這些風險,自然也被精明的商人們算入了海外經商的“成本”之中。
如此一來,最終售賣物資時,價格便居高不下。
普通百姓想要購買這些物品,往往要花費不菲的錢財。
然而,如今,隨著大明軍隊的到來,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暹羅街道上的店鋪和攤販,只要一看到大明的商人前來采購,態度立馬變得熱情似火。
他們滿臉堆笑,就像接待尊貴的上賓一般,言語客氣,舉止恭敬。
在價格方面,也變得極為公道,再不敢像從前那樣隨意哄抬物價,隨意“宰客”。
畢竟,暹羅朝廷已經三令五申,誰敢破壞明暹之間的友好關系,必將受到嚴懲,絕不姑息!
以前,暹羅土著和大明商人發生沖突時,不論事情的起因是什么,也不管誰對誰錯,當地官府總是毫無原則地偏袒暹羅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