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拉瑪菩提二世神色一斂,佯裝陷入沉思。
片刻后,猛地連連點頭,高聲說道:“大將軍所言極是,深合吾意!”
朱壽緩緩回頭,目光如炬,深深地看向拉瑪菩提二世。
他的嘴角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揚,可瞬間又被他強行壓制下去,雙手負于身后,迎著獵獵風聲,傲然挺立,擺出一副高深莫測,仙風道骨的姿態。
實際上,剛才那番話,是他特意虛心向隨行外交使團中的讀書人請教來的,只為在暹羅國王面前展露一番學識,好好“風光”一回。
朱壽雖識得些許文字,可說到底只是個沒讀過多少書的粗人。
對于剛才那句話的深意,他自己也是一頭霧水。
這些日子,朱壽眼見隨行之人都在不遺余力地傳播大明文化,在暹羅人心中成功樹立起文明、有涵養的形象,心中不禁有些著急。
身為大明的舳艫侯,堂堂軍務大臣,更是大明遠征軍的最高統帥,他絕不能讓暹羅人將自己看作沒文化的莽夫,從而輕視自己,進而輕視整個大明。
思前想后,朱壽才下定決心向讀書人請教,被傳授了幾句誰都聽不明白的“玄機妙語”。
方才便抓住時機,在暹羅國王面前好好“炫耀”了一番。
從拉瑪菩提二世此刻的表情神態來看,此次“表演”效果顯著。
果然,蠻夷終究是蠻夷。
他們又怎能真正領會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的精髓呢?
明明不懂,卻還要裝作一副了然于心的樣子,這讓朱壽忍不住想笑出聲。
但此刻他正扮演“高人”,只能強忍著笑意,將這份得意藏于心底,表面上仍擺出一幅高深莫測的樣子。
實際上,為何不立即出兵,朱壽心中早有周密的考量與謀劃。
這些蠻夷,不過是一群未開化的懵懂之徒,又怎會懂得真正的用兵之道?
大明遠征軍的戰力,自然是冠絕四方,銳不可當。
可這一帶盡是茂密的森林,樹木枝繁葉茂,草木肆意叢生,構成了天然的復雜屏障。
明軍抵達暹羅已有一段時日,消息靈通的勃固必定早已獲知了明軍的動向,也必然清楚明軍戰力的強大。
只要勃固的統兵大將不是個徹頭徹尾的蠢貨,就絕對不會重蹈暹羅之前的覆轍,貿然派遣大軍與明軍展開一場正面的“決戰”。
最明智的策略,應當是將軍隊分散開來,隱匿于樹林之中,憑借著地利之便,用箭矢遠程攻擊,或是發動突然襲擊,不斷地騷擾、襲擾明軍與暹羅軍。
尤其是襲擊軍隊賴以生存的糧食等后勤補給線!
一旦補給線被截斷,軍隊所需的糧食等物資供應不上,整個戰局便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后果將不堪設想。
真正有經驗的將領都明白,戰事兇險莫測,未慮勝,先慮敗。
這是戰爭的至理,也是生死存亡的關鍵考量。
朱壽身為領兵多年的宿將,身經百戰,經驗極為豐富,深諳此道。
在戰前擬定預想方案時,他絕不會大意輕敵,將敵人的領兵將領想象成一個毫無謀略的傻瓜。
而是要將敵人的將領,設想成最精明、最狡猾的對手。
每一個計劃,每一步推演,都是以應對這樣的強敵為前提,精心籌備戰爭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