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眼便能看透敵軍的虛實,洞悉其戰略意圖。
而有的人則只能瞧出個大概,浮于表面。
這其中的差距,既看天賦,也看經驗,也最能體現將領的真實水平和能力高低。
朱壽身為領兵數十年的老將,身經百戰,經驗老到。
若是連這么明顯的敵軍情況都看不出來,又怎么可能在戰場上屢立戰功,成為大明的開國侯呢?
只不過,在拉瑪菩提二世這個蠻夷國王的眼中,朱壽的這種本領簡直神奇得如同仙人一般。
畢竟,蠻夷之地的戰術戰法與中原相比,差距實在太大。
他們大多依靠蠻力和簡單的戰術沖鋒陷陣,根本不懂這些蘊含著數千年深厚智慧傳承的門道。
朱壽臉上帶著一抹自信的笑容,開口說道:“走吧,咱們一起下去看看,究竟是哪支勃固軍隊來投降了。”
說罷,他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率先朝著下方的軍營走去。
見狀,拉瑪菩提二世不敢有絲毫耽擱,腳下生風,趕忙緊緊跟上朱壽的步伐。
沒一會兒,兩人來到了明軍的軍營前。
只見那里站著一名少年,上身赤裸,雙手被繩子緊緊反綁在身后,背上還綁著荊條,模樣顯得極為狼狽。
“勃固國王賓亞霍,前來向大明天軍請罪!”
就在兩人滿心好奇,猜測來人究竟是誰之時,那人看到朱壽到來,又從周圍人對朱壽畢恭畢敬的反應中,敏銳地判斷出了朱壽的身份,當即便“撲通”一聲雙膝跪地,行起大禮。
“賓亞霍?”拉瑪菩提二世聞言,不禁大驚失色,臉上寫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
他從未與眼前這個人謀面,可這個名字,他卻如雷貫耳,再熟悉不過了。
畢竟,這是勃固國王的名字。
勃固和暹羅的體制頗為相似,同樣是神權與王權高度合一的國家。
在勃固的官方宣揚里,勃固國王乃是“神”在人間的具象化身,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威嚴。
拉瑪菩提二世怎么也想不到,這位堂堂的勃固國王,竟然會如此不顧身份,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惜親自來到大明軍營,以“負荊請罪”這般屈辱的姿態出現。
拉瑪菩提二世在心中已經開始暗暗咒罵賓亞霍的厚顏無恥。
身為國王,怎么能如此毫無底線,全然不顧及自己尊貴的身份呢?
他此舉,將勃固皇室世代傳承的威嚴和體面置于何處?
難道他就絲毫不怕,一旦讓勃固的百姓知曉此事,他們對國王那曾經無比虔誠的崇拜,便會瞬間土崩瓦解,化為烏有嗎?
到了那時,他還憑什么去統治勃固的萬千子民?
又如何號令勃固的臣民,讓他們對自己唯命是從?
還有,勃固皇室列祖列宗的顏面呢?
此人就是個十足的不孝子孫!
他本應該堅守到底,死不投降。
等大明和暹羅的聯軍殺進勃固境內,再慷慨赴死,秉持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這才配得上他勃固國王的身份。
可如今卻這般輕易地跪下,而且跪得如此迅速,如此徹底,實在是令人不齒。
最關鍵是,勃固降了,那他暹羅借大明天軍之力,一舉滅掉勃固的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也難怪拉瑪菩提二世在心中狠狠“鄙視”賓亞霍了!
不過,在鄙夷的同時,拉瑪菩提二世暗自慶幸不已。
幸虧自己當機立斷,搶先一步和朱壽結拜為兄弟。
要不然,看賓亞霍這副毫無底線,乞尾求憐的勁頭,說不定會不擇手段地討好大明的將領和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