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時,解縉的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天下安定祥和,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片盛世之景。”
“四野無餓死之百姓,路邊無凍死之尸骨。”
“我大明天軍,南征北戰,戰無不勝,所向披靡,威震天下。”
“凡此種種豐功偉績,使天下萬民無不傳頌陛下的英明。”
“更何況,如今還有《大明日報》把控輿論導向。”
他語氣篤定道:“值此盛世之際,陛下欲推行新政,弘揚新學,又豈是那些區區官僚和富賈豪商所能抵制得了的?”
“如今百姓皆能豐衣足食,吃得飽飯。那些地方上的豪紳,即便費盡心思地煽動蠱惑,百姓們又怎會輕易跟隨他們一同犯上作亂?”
解縉輕輕搖頭,臉上浮現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再者,以我大明天軍舉世無雙的戰力,真若有人膽敢造反,天軍一動,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將其徹底鎮壓,又有什么可畏懼的呢?”
“依解某愚見,陛下心中的諸多擔憂,實則皆屬多余。”
“或許陛下身旁之人,多為朝廷高官以及富賈豪門。他們一則擔憂自身利益因新政受損,二則平日里往來交際,皆是官僚豪紳之流,對底層百姓的真實情況知之甚少。”
“他們只了解官僚豪紳的動向,夸大了反對力量。”
“你看,剛才那些鄉紳富豪,為了反對新政新學,竟不惜與解某公然撕破臉皮。”
解縉的嘴角邊露出一絲嘲諷的笑意,轉瞬即逝。
“然而,這茶館里的窮苦百姓,卻又無一不衷心擁戴新政新學。”
“陛下若決意推行新政新學,那些鄉紳富豪縱然反對,又能奈之如何?”
他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氣勢。
“他們敢公然造反嗎?沒有天下千千萬萬窮人的支持,他們能造得了反嗎?”
“不,他們不能!”解縉搖了搖頭。
“那些豪紳,最終也只能無奈地接受現實,連一絲動蕩都難以掀起。”
“所以說,當下的局勢,所欠缺的,便是陛下真正痛下決心。”
“解某若未曾入京,那也就罷了。”
“但解某既然已踏入京城,定要竭盡全力,促成此事。”
“如若不然,解某便是枉讀了這么多年的圣賢書。”
“解某之所以將陛下心中的想法公之于天下,正是要讓陛下無路可退,唯有下定決心來推行新政新學。”
“至于因此而引得陛下震怒,甚至將解某抄家問斬,那又何妨?”
解縉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都隨之跳動了一下,他朗聲道: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理當以有用之身,為天下萬民謀福祉,做一番大事。”
“人生自古誰無死?”
“又怎能因貪生怕死,畏縮不前?”
解縉仰天長笑。
“若是能以一死,為天下百姓做解千古土地兼并之難題,那解某就死得其所!”
“解某既然來了,便不惜一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