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盼君自幼就在宗族祠堂所設的學堂里,聆聽老師講課。
同時也常沉浸于藏書樓中,翻閱那些承載著知識與智慧的書籍。
哥哥與嫂嫂對她也算寬厚,至少在飲食上從未虧待過她。
無論何時她回到家中,總能有一口熱飯下肚。
也從未被要求去做那些繁重艱苦的勞作。
在她的成長歲月里,大部分光陰都是在祠堂中度過的。
她在那里潛心讀書,與同齡伙伴嬉笑玩耍,只有到了吃飯與就寢時分,才會回到家中。
正因如此,她與哥哥嫂嫂的日常接觸實則并不頻繁。
大多數時候,父母也不在身邊的顧盼君,處于一種相對孤獨的狀態。
就這樣靜靜的、默默的成長著。
得益于擁有大把可供自由支配的時光,加之她天賦異稟,聰慧過人,竟將宗族藏書樓里的所有書都讀了一遍。
憑借著令人驚嘆的記憶力,書中的諸多內容她也大部分都銘記于心。
每當無書可讀之際,她便會獨自一人坐在祠堂前的大樹之下,靜靜思索著村子里發生的瑣碎之事,也思考著書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盡管年紀尚小,但隨著歲月的推移,她的心思也漸漸復雜起來,慢慢明白,哥哥嫂嫂之所以從不安排她干粗重的活兒,任由她在外與人交往,自由玩耍和讀書,皆因她生來便有一副絕世容顏。
自小,她的美貌便令人驚艷。
但凡見過她的人,無不被她的傾國傾城之色所深深震撼。
在這個時代,長得漂亮意味著她極有可能嫁入一個富貴顯赫的人家。
而哥哥嫂嫂也能借此獲得豐厚的禮金。
這對他們而言,無疑是最大的回報。
反之,若讓顧盼君從事粗活重活,長期經受風吹日曬雨淋,勞累疲倦過度,那便很可能會毀掉這份上天賜予的美麗容顏,使得他們的如意算盤落空。
也正因如此,哥哥嫂嫂始終不讓她沾染任何繁重的勞作。
為何哥哥嫂嫂執意讓她前往祠堂讀書,與外界之人頻繁接觸,肆意玩耍呢?
實則是期望更多人能夠目睹她的綽約風姿。
他們滿心盼望著顧盼君的美名能夠如漣漪般擴散,傳得更遠,再遠一些。
他們心里清楚,倘若總是將她幽閉于深閨之內,即便顧盼君生得傾國傾城,知曉她美貌的人也會寥寥無幾。
至于顧盼君跟隨男子一同讀書,在外拋頭露面,是否會招致流言蜚語,進而致使在這個依舊普遍封建保守的時代里,讓那些名門大戶對她心生厭棄,不予接納,哥哥嫂嫂對此卻并不在意。
在他們的盤算中,若做不成大戶人家的正妻,那做妾室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畢竟,妾室在這方面的要求要寬松許多。
再者,對于普通平民而言,納妾所給付的彩禮錢往往要比娶妻的聘禮更為豐厚。
娶妻之時,男方所給的財物稱作聘禮。
按照習俗,收受聘禮的女方家庭,需回贈予一倍價值的嫁妝。
打個比方,若男方送出五十兩銀子的聘禮,女方就必須準備價值一百兩銀子的嫁妝。
當然,在實際操辦過程中,聘禮通常是以現銀的形式交付,而嫁妝則需購置各類家具、服飾等物品,這便給女方家庭留下了一定的操作余地。
女方或許實際上僅花費六七十兩銀子,甚至更少,卻對外宣稱嫁妝價值百兩。
然而,無論如何,嫁妝的花費都不能過于寒酸。
畢竟,大家都不是傻子,嫁妝究竟價值幾何,看一眼,心里都能估摸個大概。
在這個時代,這種民間習俗的約束力極為強大,無人膽敢觸犯“眾怒”。
一旦違背,不僅會遭人在背后指指點點,弄不好還會受到宗族內部的嚴厲“問罪”。
因為這等行為無疑是在敗壞整個宗族的聲譽。
真要有大戶人家下聘禮,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給嫁妝呢。
而納妾所給的錢財,名叫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