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下達,剎時便如同巨石投入了平靜湖面,瞬間在天下激起千層浪。
那些背負著大量積欠田租稅賦重擔的百姓,個個激動得眼眶泛紅,高呼“皇恩浩蕩”,喜不自禁。
畢竟,這些積欠已久的田租稅賦,便如同高懸在他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令他們寢食難安。
過去,他們動輒就會被官府差役粗暴的抓去,或是被囚禁于暗無天日的牢房,或是遭受棍棒的毒打。
差役們用盡手段逼迫他們交出所欠的田租稅賦。
可許多人家實在是一貧如洗,即便傾家蕩產也無力償還。
如今,他們終于如釋重負,再也不用為這沉重的負擔而操。
不僅百姓們欣喜若狂,就連各級地方官府的官員們,也大多感到卸下了肩上的千斤重擔。
追繳歷年所欠的田租稅賦,向來是個“老大難”問題。
年復一年,積欠越來越多,到了后來,許多老百姓家中已然是家徒四壁,即便面臨砍頭抄家的威脅,也實在拿不出錢來。
若真要抓人囚禁,嚴刑逼迫,除了進一步激化官府與百姓之間的矛盾,幾乎毫無益處。
然而,上頭不放開,地方官府便不得不去追繳。
如此一來,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心血,鬧得民間雞飛狗跳、不得安寧,可實際上的收效卻微乎其微。
就這樣,一年拖過一年,每年都要折騰很久,令地方官員們頭疼不已。
如今陛下圣明,降旨廢除這一棘手難題,對他們而言,也無異于得到了解放。
只是,那所謂新的田租稅賦辦法,并未即刻公布。
眾人皆心領神會,知曉朝廷這是要推行新政了。
只是新政究竟將如何實施,尚在斟酌定奪之中。
一時間,民間田地的交易價格如同斷了線的風箏,瘋狂下降。
政務處每日都會收到諸多官員關于此事的奏章,大家紛紛為大明該如何施行新政建言獻策。
這些奏章的內容,可謂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有的主張效仿古代,恢復井田制;有的提議照搬梁國公在女真三部施行的政策;有的言辭極為激進,恨不得一步到位;也有的則認為應當穩扎穩打,不可操之過急。
總而言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朱允熥指示政務處,將此類奏章統統批復“再議”,同時將其刊登在專供朝廷官員的內部邸報之上,讓更多的官員閱覽,并參與到這場熱烈的討論中來。
朝堂之上,各方勢力你來我往,唇槍舌劍,展開了激烈的爭辯交鋒。
而此刻,始終未直接表態的朱允熥,正率領著藍玉、張輔、朱壽等一眾軍務大臣及將領來到了金陵城的長江口岸,登上了大明科學院傾盡全力、精心打造的一艘新式鐵甲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