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題?”
聽聞此言,一直端然穩坐、神色仿若木雕菩薩般的詹徽,眼眸之中陡然爆射出銳利精芒,猛地轉頭,凝望著王佐。
剎那間,那原本古井無波的氣場,竟隱隱有被攪動的跡象。
其他官員們亦是神色微變,原本在朝堂上久經風雨練就的沉穩,此刻也都被這驚爆之語掀起了一絲波瀾。
科舉乃國家掄才的無上大典。
科舉泄題,絕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今年的科舉,陛下為防舞弊,著實費了一番心思,做了諸多改進舉措。”
詹徽神色凝重,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無比。
“由誰擔任考官,直至最后一刻才降旨。”
“而且,考官一經任命,即刻便由錦衣衛帶往考院隔離。”
“從那一刻起,他們的吃住皆在考院內,飯菜也由專人從專門通道送入,杜絕了與外人接觸的任何可能。”
“在考院之中,每一科目都有幾名考官共同商討,擬定出幾道不同的試題,而后通過抓鬮來決定最終采用哪一個。”
“這般嚴密的防范措施,就算考官有心泄題,也根本無法做到。”
說到此處,詹徽眼中滿是疑惑與審視,問王佐道:“你稱今年科舉泄題,這究竟從何說起?”
在考官不清楚自己將成為考官之前,自然不存在什么泄題。
等知曉自己成為出題考官時,已然身處隔離狀態。
更何況,出題考官并非一人,而是有數人不等,各自所出題目皆不相同。
最終也并非由某一人決定用什么題,而是要先確保所有題目都無差錯,再通過抓鬮來選取。
并且,抓鬮環節一直要到開考前的最后一刻才進行。
如此層層設限、環環相扣的防范體系,即便有心想要泄題,亦難如登天。
王佐輕輕一笑,語氣依舊波瀾不驚:“且莫著急,今日科舉剛剛開考,試題也即將正式揭曉。不妨先看看今年進士科的試題究竟是何等模樣。”
話音剛落,室外便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那聲音仿佛帶著某種緊張的節奏,一下下撞擊著眾人的神經。
不一會兒,一名身著青衫長袖的家丁匆匆走進來,恭敬稟報道:“老爺,今年科舉第一場的試題已然出爐,都寫在這上面了。”
說罷,雙手捧起一疊紙張,遞給詹徽。
開考之后,試題便不再是絕密。
至少,像詹徽和王佐這等位高權重、參與朝廷核心政務的大臣,是有渠道拿到考題的。
詹徽伸手接過,眼神瞬間變得銳利如鷹,迅速將試題掃了一遍。
今年科舉科目繁雜,醫學、數學等科目的試題,他看都不看,直接略過,目光徑直落在進士一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