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朝廷財力有限,難以斥資雇傭工匠,只能倚仗百姓無償勞作。”
“如今,大明已構建起全新的金融體系,國庫日漸充盈,這些工程理應撥款聘請技藝嫻熟的專業工匠。”
“工人們既能憑手藝領取報酬,自然干勁十足,工程進度加快,質量更有保障。”
“百姓免去苦役之累,心中怨氣消散,甚至還能借此以工代賑,救濟那些掙扎于溫飽邊緣的貧民。”
“征發徭役的第二個原因,源于農事有忙閑之分。”
“每逢農閑,田間無事可做,百姓閑散在家,若精力無處宣泄,難免滋生事端。”
“更有甚者,三五成群,私下議論不法不敬之事,稍有不慎,便可能觸犯律法,甚至聚眾生亂。”
“過去,朝廷以徭役驅使他們勞作,也是為了消磨其閑暇時間,防患于未然,免生禍端。”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大明已然擁有眾多工廠,各類工程項目如雨后春筍,亟需人力投入。”
“農閑時節,百姓大可前往各項工程的工地干活,或入廠謀一份營生。”
“他們為養家糊口,自會主動尋活計干,根本無需朝廷強行征調。”
朱允熥說到此處,唇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弧度:“如此新政,既解民困,又利國本。”
“田賦公平,勞力自由,民生有望振興,社稷自能長治久安。”
言至此處,他略一停頓,目光如炬,語氣陡然加重:“此外,還有一事需一并厘清,以往對皇親國戚,勛貴,以及官紳的徭役減免,自攤丁入畝施行之日起,盡數廢止,絕無例外。”
“對于那些一心向學,且才華出眾的士子,朝廷當施以援手,撥付銀錢資助他們潛心鉆研學問。”
“為此,朕打算擴充廩生與庠生的名額,提升他們的待遇,使其專心讀心,無后顧之憂。”
“然而,田賦上的優免舊例,必須一律取消。”
“一則是此舉對于家境貧寒的學子不公,二來長此以往,必助長土地兼并之風,禍及民生。”
“皇親國戚,勛貴和官員亦是如此。”
“朝廷絕不會虧待他們,該發的俸祿,朕定會足額發放,甚至加厚以酬忠勤。”
“但那些依仗身份得來的免稅特權,從今往后,一概罷免。”
“欲遏止土地兼并之弊,身為皇親國戚,或勛貴官員,當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做萬民之表率,方不負朝廷與百姓之望。”
在他設想的藍圖中,擴充的廩生與庠生將主要聚焦于醫學、農學、算學、物理、化學等實用學科,而非囿于傳統的儒學訓詁。
這旨在培養科研人員,為大明注入新生之力。
不過,這些屬于后續的具體細則,眼下無需贅述,他只在心中默默勾勒,留待時機成熟再行鋪陳。
聽罷朱允熥這一席話,殿內四人不由得互相對視一眼,各自神情各異。
姚廣孝率先打破沉默,撫須一笑,聲音中帶著幾分贊嘆:“陛下果然深謀遠慮,思慮縝密。此策不僅切中時弊,更顯圣心仁厚,貧僧以為妙不可言。”
楊榮與夏原吉聞言,亦微微頷首,臉上浮現出認同之色。
楊榮拱手,語氣恭謹卻不失堅定:“陛下此法,既正綱紀,又惠民生,臣無不贊同。”
夏原吉則低頭沉思片刻,隨即輕聲道:“陛下胸懷天下,臣心悅誠服。”
唯有楊士奇沉默稍久,眉頭微蹙,似乎在細細咀嚼新政的內容,片刻后,他緩緩開口:“廢除徭役,推行攤丁入畝,再以征收的稅銀雇傭工匠來做原來的徭役所干的活,此法確實匠心獨運,可謂一舉多得。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