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何必如此自苦?”
“只要她安分守己,將后宮治理得井井有條,不生波瀾,便是幫了朕的大忙。”
“只是,她性子如此,朕也只能由著她去。”
這是朱允熥的肺腑之言。
在他心中,理想的妻子無需驚艷四方,只需安守本分,默默支持他,不惹是生非、不徒增煩惱,便已足夠。
其余的皆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
不過,朱允熥也并非全然無法理解顧盼君的心思。
她出身寒微,即便如今貴為皇后,頭頂鳳冠霞帔,那份根深蒂固的不安仍如影隨形。
更何況,她還有一個令人頭疼的兄長,行事莽撞,屢屢闖禍,拖累家族聲譽,也難怪她始終心神不寧。
如今這樣倒也不壞,至少顧盼君借著自囚坤寧宮,換得了片刻安寧。
而她那惹禍不斷的兄長,也被逼著去監獄接受改造去了。
徐妙錦輕輕瞥了他一眼,眼中帶著幾分嗔怪,語氣卻不掩揶揄:“你說得倒是輕巧。”
“你可知,你那些荒唐舉動若是流傳出去,史筆如刀,定會被后世指為昏君之證。”
“顧姐姐甘愿替你遮掩擔責,不過是為了護住你身后那千秋功名罷了。”
相較于顧盼君的謹小慎微,身為徐達之女的徐妙錦在朱允熥面前卻多了幾分從容與灑脫。
她眉目間透著英氣,面對帝王時毫無怯意,言談舉止落落大方,自有一股凜然正氣。
放眼后宮,唯有她敢如此直言不諱。
這一半源于顯赫的家世,一半則是她天性使然。
朱允熥搖了搖頭:“若在朕的治理下,大明能開創前所未有的盛世,成為這天地間首個日不落帝國,那些所謂的荒唐瑣事,即便被史官如實記下,又有何妨?”
他目光深邃如淵,語氣堅定有力:“若朕的功勛足以與日月爭輝,光耀萬代,誰還會拘泥于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節?”
“反之,若大明在朕手中江河日下,對外無法將敵寇拒于國門之外,對內不能讓黎民安享太平,即便朕私德無瑕,品行高潔,千年之后,史書上也只會留下‘昏君’二字!”
他加重了語氣,字字鏗鏘:“昏君,是昏庸無能,是治國無方,而非看私德是否完美,個人操守有多高尚。”
“身為帝王,當以治理天下為己任,而非汲汲于做一個道德無暇的傀儡!”
徐妙錦凝視著他,眼前的朱允熥不再是那嬉笑隨性的帝王,而是一個胸懷壯志、心系社稷的君主。
她心頭微震,忽然憶起,大明在他的治下確已蒸蒸日上。
對外征戰,所向披靡,且付出的代價極輕。
對內民生,百姓富足,倉廩充實,前所未有。
無論從何處評判,他都堪稱一代明君。
徐妙錦一時語塞,竟找不出反駁之詞。
沉默片刻,她轉而提起另一樁事:“顧姐姐如今不問宮務,臣妾暫代管理內廷。前幾日,內宮的老太監吉垣托人傳出消息,說他有點想出來走。”
朱允熥臉色頓時微微一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