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推行以來,股市興起,經濟如烈馬奔騰,財富的積累愈發迅猛。
這些權貴后裔揮金如土的做派,比以往更加肆無忌憚。
更有甚者,一些借新政東風一夜暴富的新貴,也迅速融入這股奢靡的洪流,競相攀比,炫耀財富。
甚至連尋常百姓,也在這股浮躁風氣的裹挾下,漸漸迷失了本心。
京師的夜晚,如今已是燈火通明,笙歌不絕,處處流光溢彩,令人目眩神迷。
酒肆茶肆間,絲竹之聲不絕于耳;街頭巷尾,華服車馬與美人川流不息。
這座古都,仿佛化作了金粉之城,令人既驚嘆又不安。
朱允熥心知肚明,這是經濟繁榮不可避免的伴生之物。
然而,老朱對此卻定然深惡痛絕。
以他那過慣了苦日子的性情,看到京師沉溺于如此浮華,看到這多的人揮金如土,奢靡浪費,怕是會雷霆震怒。
若老朱因此對新政心生疑慮,施加干預,甚至強行中止某些變革的推行,那新政的根基恐將動搖,前功盡棄。
這正是楊士奇言辭背后,未曾明說的隱憂。
他不能將話說得太直白。
說到這一步,已經足夠讓朱允熥理解其中之意。
“皇爺爺一定能理解。”朱允熥語氣堅定,眉宇間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從過往的接觸中,他深知老朱雖性烈如火,卻并非冥頑不化之人。
況且,老朱在申城駐留期間,已經對經濟學略有領悟,展現出超乎尋常的開明態度。
說服他,或許并非難事。
楊士奇愣了愣,神色間仍藏著一絲憂慮。
“陛下如此篤定,臣或有杞人之憂矣。”
他終究不再多言。
身為外臣,涉及是皇室家事,進諫至此,點到即止,方是分寸。
一番深談后,朱允熥當機立斷,傳召醫學院的御醫與研究學者,詳細詢問針管注射技術的最新進展,為老朱的康復歸來鋪平道路。
與此同時,朝廷內外也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迎接鄭和遠航歸來的盛典。
……
兩年多以前,鄭和奉命率領龐大船隊,揚帆遠航,穿越浩瀚太平洋,開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探險之旅。
臨行之際,朱允熥親手交付給他一卷詳盡的航海圖,上面標注了各地的地理輪廓與關鍵航線,清晰無比,令人嘆為觀止。
鄭和的船隊自大明啟航,沿著東南方向前進,很快便抵達南洋諸島。
在那里,他們不僅與當地居民展開了親切友好的交流,還對島嶼的人文風貌、政治格局、自然生態以及周邊海域的水文狀況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勘察與記錄。
朱允熥曾再三叮囑,此行的核心使命便是探路,為日后的大規模遠洋航行奠定基礎。
因此,所有相關資料的整理與記錄,事無巨細,務求詳盡。
鄭和深知此行責任重大,有意放緩船隊的航行速度,力求將每一處細節都摸索清楚。
船隊一路走走停停,先后造訪了爪哇島等島嶼,繼而跨越重洋,抵達廣袤的大洋洲。
鄭和率領船隊圍繞這片神秘大陸巡航一圈,詳細記錄其海岸線與地貌特征后,才繼續向更遠的未知之地進發。
途中,他們還特意探訪了朱允熥在海圖上特別標注的幾座重要島嶼。
這些島嶼地處偏遠,鮮為人知,甚至連隨行的飽學之士也從未聽聞其名。
唯有《山海經》中,隱約提及過幾句語焉不詳的記載。
然而,朱允熥提供的海圖卻將大洲,乃至重要島嶼的都勾勒得纖毫畢現,與實際地形幾乎毫無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