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的醫者,見到朱允熥微微頷首的示意,再度恭敬地躬身一禮,隨后轉身面向殿下群臣,朗聲道:“臣奉陛下圣諭,得陛下親自指點,歷經數年鉆研,終成一項救治沉疴的革新之術。”
他的聲音清亮而鏗鏘,帶著一絲自豪與虔誠,響徹大殿。
“此術以針管為器,運用最先進的針管和針尖,將藥液直接注入病人體內,堪稱曠世神術。”
他微微一頓,方繼續道:“此法乃陛下以天縱睿智,獨辟蹊徑,開創的無上精妙之醫術。”
“即便病人病入膏肓,水米難進,藥石無門,亦可借此法起死回生,重燃生機!”
言罷,他高高舉起手中精巧的針管,迎著殿內燭光,器物熠熠生輝,向群臣展示其不凡。
此時的針管,并不非后世常見的塑料之物,而是以精鋼與透明玻璃打造,針身精鋼有寒光微閃,玻璃管壁清澈如水,折射出點點光芒。
他的動作從容而精準,舉手投足間盡顯對醫術的自信,仿佛手中之物不僅是器具,更是承載救人之志的圣物。
聽到他的話,殿下群臣無不震愕,臉上浮現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水米不進、藥石無門之人,竟還能救治?
此等病癥,在過往醫書中皆為絕癥。
醫者往往束手無策,只能聽天由命,寄望病人憑自身命數熬過劫難。
若僥幸蘇醒,能重新吞咽藥食,或許有一線生機。
若不然,便只能任其魂歸九泉。
即便是民間流傳的神話傳說中,仙人救世,亦需以靈丹妙藥灌入口中,方能續命。
如今,此醫竟稱能以針管注入藥液,挽回垂危性命,如此匪夷所思之術,怎不令人瞠目結舌?
眾臣的疑惑與震撼尚未消散,臺上的已然行動。
當著眾人的面,他沉穩地打開隨身攜帶的藥囊,從中取出一小瓶“藥液”,瓶身剔透,內中液體清亮如泉,宛若仙露。
醫者神色專注,動作一絲不茍,將針管前端的細針緩緩插入藥瓶,輕輕拉動尾部拉桿,那透明“藥液”隨之徐徐流入針管,引得臺下群臣屏息凝視。
針管很快被“藥液”充滿,醫者微微前推拉桿,有數滴滴透明液體自針尖滲出,晶瑩剔透,在光線下折射出細微虹彩。
此舉乃是為了排出針管內的空氣,確保里面僅有“藥液”。
臺下群臣雖不明其意,卻個個看得目不轉睛,眸光追隨著醫者的每一個動作。
殿內氣氛愈發緊張,仿佛連空氣都凝滯了。
很快,醫者抬起頭,目光堅毅,帶著一絲肅穆,舉起針管,毫不遲疑地將針尖刺入擔架上“病人”身上的肌肉。
動作干凈利落,針尖破膚的一瞬,病人微微皺眉,似有少許疼痛之感。
醫者緩緩推動拉桿,透明藥液一點一滴注入病人體內,宛如涓涓細流,滋潤枯竭的生命。
整個過程流暢而莊重,如同一場神圣的儀式,在群臣的注視下徐徐展開。
待到“藥液”全部注射完成,醫者抽出針管,又用一小坨棉花沾上酒精,按在“病人”的扎針處。
一直到他全部做完,殿內仍是寂靜無聲。
群臣的目光中,驚嘆與敬畏交織。
“此乃陛下親自開創的‘注射療法’!”
“臣等得陛下親授玄機,苦心鉆研,方使此法得以橫空出世,澤被蒼生!”
“醫學院數載寒暑不輟,眾醫一起潛心努力,只為將此法早日推行,普救沉疴之人。”
他抬起手,手中琉璃針管在燭光下折射出清冷光芒,宛若神器,引得群臣目光灼灼。
“此法以精巧針管為媒,將特制藥液直接注入病人體內,”
醫者侃侃而談,講解原理。
“這些藥液,乃醫學院精心煉制而成,不僅可驅散病魔,挽回垂危性命,更能代替茶水和食物,為久病之人續命。”
“即便病人昏迷不醒,粒米難進,亦可借此法維系生機,免于喪命!”
他的聲音落下,殿內群臣已是一片震動,低語聲如漣漪般蕩漾開來。
他們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注視著臺上之人。
不用嘴巴服用藥物,卻通過針管將“藥液”直接注射入人體內,如此神術,簡直聞所未聞!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