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個人的神情中,都多了幾分肅然與敬畏。
許多品級較低的官員還是首次獲準步入上朝的大殿之內,親睹皇帝陛下威儀。
此前,他們參與大朝會,皆只能在殿外廣場上恭立,受風吹日曬,遙望殿門。
如今新殿落成,寬闊的空間足以容納三千余人,這些低階官員方得以跨越門檻,進入這象征皇權至高的殿堂。
他們平日鮮有機會接近天子,此刻置身于高大的殿宇之下,身影渺小如塵埃,腳下踩著光可鑒人的大理石地面,鼻息間縈繞著淡淡的檀香,令他們的雙手不自覺的滲出汗水,低垂的眼眸不敢稍稍抬升,生怕一瞥之間觸犯龍顏。
面對金碧輝煌的殿宇,面對高踞九龍寶座的年輕帝王,這些人心中既激動又忐忑。
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威壓自穹頂垂落,令人不由自主地生出敬畏之情,恨不得啥也不做,只一直頂禮膜拜。
轉瞬,殿內三千余人,竟無一人再發出絲毫聲響。
唯有衣袍被殿內微風吹動的窸窣聲在寂靜中若隱若現,襯得這莊嚴氛圍愈發肅穆。
朱允熥的聲音再度響起,清朗而威嚴:“今日召集眾卿,非是尋常朝議,而是欲向眾卿展示一項曠古未有的醫術革新,并公布一樁關乎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
聽到這番話,殿內群臣皆是一怔,臉上浮現出驚疑交織的神色。
在上朝之前,禮部早已傳下旨意,今日朝會是為迎接鄭和遠航歸來而設,典禮流程皆已籌備妥當,細節一絲不茍。
孰料,迎接儀式尚未展開,皇帝卻突然提及新醫術與朝廷大事?
這一出乎意料的宣告,宛如平地驚雷,令群臣驚詫不已。
作為臣子,亦是官員,在官場上,他們最忌諱的便是毫無預兆的“突發變故”。
未知的信息如懸頂之劍,讓人惴惴不安。
低階官員們更是屏息凝神,額間隱隱滲出細汗。
即便位高權重者,也不由得暗自揣測,目光在同僚間悄然交錯,試圖尋覓一絲線索。
但除了極少數人外,眾臣看到的皆是茫然。
未待眾人胡思亂想太久,朱允熥輕輕抬了抬右手。
大殿側門處隨即傳來不算太大的腳步聲。
一名身著雪白長袍的人,跨入大殿內。
他胸前繡著一朵鮮紅的心形圖案,簡潔而醒目。
這是醫學院醫者的專屬裝扮。
乃是朱允熥親自擬定。
白袍象征潔凈無瑕,不藏細菌和病毒。
真有什么臟東西,也一目了然。
紅心則寓意醫者仁心,悲天憫人,誓以畢生救死扶傷。
與他同行的,是一名躺在擔架上的“病人”,由另外兩名醫者小心翼翼地抬入殿內。
醫者和病人在龍椅下方的高臺上停下,隨后齊齊向朱允熥行禮。
他們站立的地方,在龍椅下方的平臺上,較龍椅所在之處低了不少,卻高出群臣所立之地,殿下眾人皆可清晰目睹臺上情景。
醫者們皆神情嚴肅而專注,擔架上的“病人”亦面容平靜。
這一幕,令殿內群臣的好奇心被徹底點燃。
竊竊私語聲如漣漪般在殿中悄然擴散。
有人揣測陛下要展示的醫術的奧秘。
也有人認為陛下這是另有所旨,借醫言政。
雖然大家的聲音都低如蚊吟,只有附耳在近前才能聽清所說內容是何。
但這么多人的聲音匯聚起來,還是發出了不小的“嗡嗡”之音。
“肅靜!”
朱允熥身旁的一名太監猛然高喝,聲音尖利而洪亮,瞬間將喧嘩壓下。
大殿重歸寂靜。
群臣連忙收斂神色,目光皆聚焦于高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