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自然也就交出去了。
老朱在申城時,便對經濟學頗有鉆研,與朱允熥也通過信件談論了許多,知識面得到擴充。
再加上他天資聰穎過人,稍一思索,便洞悉了這一道理。
然而,真正置身于金陵證券交易所,目睹那人潮涌動、熱情如沸的盛況,老朱的心神依舊被深深震撼。
交易大廳內,喧囂聲此起彼伏,似要沖破穹頂,投機者們眼中閃爍著對財富的渴望,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無形的狂熱。
大廳的前方,有幾塊巨大的黑板。
交易員正不斷接收著下方買賣雙方的報價,然后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下最新的交易價。
在這里,錢仿佛不再是錢。
一手股票交易幾十兩乃至上百兩銀子,而大廳里幾乎每分鐘能要交易幾百手乃至上千手。
一天下來,至少也有數百萬兩銀子的交易額。
饒是老朱這個大明的開國帝王,都看得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畢竟,在以前,匯聚了整個大明財富的國庫,里面的銀子也不是這么的。
為了打仗,賑災,建設宮殿或城墻,修繕河堤等,投入數百萬兩銀子,朝堂上的官員,都得為此而扯皮幾個月。
那時候,大明全國一年才兩三千萬兩銀子的稅賦呢。
這還是將糧米布匹等物資都折算成銀子后,才有的收入。
單純的銀子,一年也就幾百萬兩罷了。
而且,這些銀子該怎么花,還沒進入國庫之前,很多就早就定下來了。
諸如官員的俸祿之類的開支,總歸是雷打不動的。
扣除每年固定的支出,真正能自由支配,可以用來應付突發情況的銀錢,還能剩多少呢?
也難怪官員們要為此而吵得面紅耳赤。
但看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的銀錢,老朱才深刻體會到,朱允熥從前在給他的信中所寫的內容。
資本市場一旦被激活,金錢和財富就會如挖地挖到了泉眼一般,井噴而出。
那時候,老朱還有些似懂非懂,現在卻是終于全然明白了。
“這些人可真富有啊,若依咱從前的脾氣,非得將他們手中的錢,全給收上來不可了!”
老朱腦海內,這個念頭一閃而過。
以前造反打天下的時候,義軍可沒有少吃大戶。
要不然,怎么籌集軍費呢。
以至于到了現在,老朱看到太有錢的“大戶”,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想個法子,將他的錢給“充公”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