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聽聞此言,目光驟然一亮,頷首道:“此計甚妙,深合朕意。”
“察合臺汗國雖雄踞西域,威震一方,然其霸業并非堅不可摧。”
“據朕所知,察合臺汗國內部紛爭不斷,部族之間齷齪叢生,早已埋下分裂之患。”
“再加上連年征戰,民怨沸騰,國力漸衰。”
“黑的兒火者雖在前些年血戰中奪得汗位,穩固權柄,但諸如準噶爾部等強悍部落,仍桀驁不馴,欲伺機而動。”
這幾年,朱允熥給大明情報局和軍情處撒了大把的銀子。
如今,大明的情報人員已遍布四周諸國。
不再像從前一樣,不了解外界的情況。
朱允熥也時常翻閱情報局和軍情處上呈的情報速遞,對國外的情況了如指掌。
“若能遣一智勇兼備之使臣,效法漢時班超之壯舉,遠赴西域,游說諸部,合縱連橫,再輔以我大明天軍之威,或能不費一兵一卒,便令西域歸心。”
“此等奇謀,如能成,足以名垂青史!”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楊榮與藍玉,語帶試探:“然此重任,非尋常人可堪擔任。”
“使臣需熟稔西域風土人情,膽識過人,且能言善辯,隨機應變。”
“你們可有合適之人選?”
楊榮立即上前一步,拱手拜道:“臣愿為陛下舉薦一人。”
“此人姓陳,名誠,乃同進士出身,飽讀詩書,胸懷韜略。”
“此前于行人司擔任行人,掌管傳旨、冊封等要務,足跡遍布四方。”
“南至嶺海之濱,北達幽燕之地,東涉閩越之疆,西抵關陜、秦隴與河湟之間。”
“他對各地民情風俗了然于胸,談吐從容,處事果斷,且膽識超群,智勇雙全。”
“若委以出使西域之重任,臣相信陳誠定能不負圣望,揚我大明國威!”
藍玉亦邁步上前,拱手道:“臣也愿向陛下舉薦一將。”
“此人名喚霍連誠,乃臣麾下一員驍將。”
“雖入行伍時日不長,且出身寒微,官階尚低,但其才華不可小覷。”
“他此前隨臣出征女真三部時,曾屢建奇功,臨陣機敏,智計百出,且心思縝密,頗具將帥之風。”
“若能以此人擔任副使,定能與陳誠相輔相成,平定西域!”
藍玉說到此處,目光有意無意地瞥向楊榮,他并未如往常般與楊榮針鋒相對,而是主動退讓一步,僅為霍連誠求一副使之位。
藍玉對于推薦下屬任官,向來是十分積極的。
他也不愿在這個時候與楊榮再爭起來,弄得雙方推薦舉的人都得不到任命,故而,寧愿退一步。
“行,既然有你們兩個的舉薦,那明日朕便召見陳誠和霍連誠,若真是可塑之才,朕自當用之。”
朱允熥倒是很爽快的答應下來。
不過,他要親自考核一番,方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