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的歷史上,保險制度便是由于西方探險船隊的出海而興起。
海上風浪無常,風險莫測,唯有通過保險分攤損失,方能讓冒險者無后顧之憂。
大明定下出海的國策后,朱允熥便很清楚,籌建屬于大明的保險公司勢在必行。
只不過,剛開始的時候,無前人經驗可循,亦無風險數據可依,如何厘定保費與賠償金額,皆是難題。
因此,保險公司遲遲未能設立。
直至出海船隊日益增多,海上貿易漸成規模,風險與收益的規律逐漸明朗,此事方被提上日程,穩步推進。
當金陵證券交易所揭牌成立之際,大明保險集團亦同步創立并成功上市。
為激勵民眾踴躍投保,朱允熥慷慨解囊,從皇帝的內帑中自掏腰包,為幾位關系親近的皇親國戚購置了保險。
此舉不僅彰顯皇恩浩蕩,更意在以身作則,推廣保險。
他心中早已籌謀更為宏大的計劃。
為所有奔赴沙場的將士購置保險,確保他們在負傷或犧牲后,其本人或家屬能獲得相應的撫恤金,以安其心,勵其志。
此外,朱允通還設想為朝廷命官投保,保障他們在卸任或年老致仕后,仍能領取一份薪水,免除清廉官員的后顧之憂。
此舉還可以逐步推廣,乃至普及民間,惠及萬千黎民。
諸如此類的計劃,雖已在他心中勾勒成形,卻仍在籌備之中,尚未付諸實施。
此刻卻是不必和藍玉提及。
“此言當真?”藍玉眉宇間仍帶著幾分狐疑。
就在昨日,深受重創的常升還曾向他痛陳家業受損之事,言辭悲切,令人動容。
朱允熥笑道:“朕豈會戲言,誆騙舅姥爺?”
“舅姥爺不妨即刻前往常府,親眼一探究竟,想必會有驚喜。”
說到這里的時候,朱允熥又想起了一件事:“對了,朕之前命皇帝國戚,勛貴功臣組建船隊,籌建雇傭軍團,未來還擬允許各家私營商號上市發行股票,公開募集資金。”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藍玉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未多言語,隨后便啟身告辭。
他離開御書房,登上馬車,直奔常家所在宅邸。
馬車尚未駛近常宅,遠遠便見街巷間人聲鼎沸,喧囂異常。
常宅門前,圍觀的百姓摩肩接踵,議論紛紛。
藍玉的衛隊士兵,很快便驅散人群,駕著馬車進入常宅。
一進去,藍玉一眼便瞥見一輛嶄新的制式馬車赫然停在庭院中央,車身上寫著“大明保險集團”幾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
常升一見藍玉,臉上再無昨日的愁云慘霧,取而代之的是按捺不住的狂喜。
他快步迎上來,興奮得雙手揮舞,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舅舅,這回好了。”
“大明保險集團全額賠償了我那支傾覆船隊的損失,連陣亡船員的家屬,也都領到了一筆豐厚的死亡賠償金!”
“我們常家,今日總算絕處逢生,又活過來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