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我們根本籌措不到這么多的銀子了。”
“至于向軍方借兵,更是難上加難。”
“朝廷素來嚴守軍政分治的鐵律,我們雖奉旨出使,但手中并無陛下親頒的圣旨。”
“無憑無據,軍方將領憑什么輕易撥兵相助?”
霍連誠卻是將目光卻轉向李伯:“李縣令,你既提出如此大膽之策,想必已有應對之法?不妨直言。”
李伯約嘴角勾起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此事成敗,關鍵在于兩位大人是否敢于放手一搏。”
“若有破釜沉舟之決心,銀錢與兵馬,皆非不可解之難題。”
霍連誠身子前傾,語氣急促:“愿聞其詳!”
李伯約笑道:“關于銀錢,解決辦法其實頗為簡便。”
“如今大明銀行發行的寶鈔,已在草原廣為流通,即便遠在別失八里,亦是通行無阻的硬通貨。”
“雖說別失八里暫無大明銀行的分行,無法使用匯票,但我們無需攜帶沉重的現銀,只需備足寶鈔即可。”
“寶鈔輕便易攜,遠勝銀兩,便是攜帶百萬貫寶鈔前往不難。”
“嘉裕縣便設有大明銀行分行,且因此地商旅繁盛,銀行的資金也十分充裕。”
“只要兩位大人下定決心,以朝廷使臣之尊,向銀行借一百萬貫寶鈔,約定出使回來之后歸還,本縣從中作擔保,銀行必會同意。”
“資金的問題,便解決了。”
“至于借兵之事嘛。”李伯約的聲音里透出一絲狡黠:“兩位大人雖無圣旨,卻握有使節符印,此乃朝廷賦予的至高權威。”
“況且,此番出使之前,軍務處想必早已向駐守邊疆的將領下達公文,命其全力配合出使的使團。”
“兩位大人只需親赴軍營,以符印為憑,宣稱奉陛下口諭密旨,需借數百精銳隨團行事,并嚴令軍方守口如瓶。”
“邊軍將領畏懼朝廷威嚴,又無從查證口諭密旨真偽,定不敢公然抗命。”
“如此,銀錢與兵馬皆可齊備。”
陳誠與霍連誠聞言,震驚得幾乎停住了呼吸,眼中滿是震撼之色。
陳誠站起身,步伐急促地在房間內踱了兩步,道:“向大明銀行借款百萬貫寶鈔?假借圣旨向邊軍調兵?”
“這……這未免太過大膽!”
“若事敗,我們拿什么償還巨債?”
“更遑論假傳圣旨之罪,一旦被朝廷察覺,只怕我們項上人頭難保!”
霍連誠沒有說話,緊鎖眉頭,雙手交握,目光在李伯約與陳誠之間游移。
李伯約卻神色自若,對陳誠的話,絲毫也不以然:“欲立不世之功,焉能不冒些許風險?”
“兩位大人若能將東察合臺汗國納入大明版圖,區區百萬貫寶鈔,難道還不值得嗎?”
“須知朝廷若對東察合臺汗國興兵征討,耗費的錢財,又何止千萬貫?”
“兩位大人若能以使團之力,兵不血刃地掌控別失八里,豈非為朝廷省下千萬貫的軍費,立下曠世奇功?”
大明新軍雖戰無不勝,然其背后卻是無數銀兩堆砌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