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看來大汗先前遣使前往大明朝覲其皇帝,果真是高瞻遠矚之舉!”
大殿下方,一名身著錦袍的大臣率先開口,諂媚奉承。
“大明軍隊雖橫掃草原,威震天下,卻未曾向我別失八里揮戈,反而送來如此豐厚的禮品。”
“大汗之前的朝貢之舉,簡直是大賺特賺!”
“正是如此!”另一位大臣連忙附和,捋了捋頜下的長須:“大明自詡禮儀之邦,慣以天朝上國自居。”
“對于外邦的朝覲,他們歷來慷慨回贈,稱之天朝上國給外來蠻夷的‘恩賜’。”
“哼,名頭再響又如何?只要我別失八里得了實惠,充盈國庫,管他什么虛名!”
“翱翔天際的雄鷹,只需鎖定獵物,撕裂獵物,何須在意誰的啼鳴更嘹亮?”一位大臣朗聲笑道,聲音中透著草原男兒的豪邁:“我別失八里的男兒,從不在乎那些浮華的稱頌,只求金銀滿倉,實力壯大!”
“聽聞大明使團此番帶來的珍寶價值連城,其中不乏我別失八里從未見過的奇珍異物。”一位年邁大臣眼中放光,語氣難掩興奮,朝高坐主位上的黑的兒火者拱手:“大汗,臣斗膽先向您討個恩賞。”
“待使團獻上的禮品入庫后,懇請大汗賜臣一二珍寶,以慰微臣仰慕之心!”
大殿內頓時爆發出哄堂大笑,笑聲中滿是戲謔與輕松。
黑的兒火者端坐于高臺之上,魁梧的身軀如山岳般沉穩,金刀大馬的姿態盡顯王者威儀,聞言也不由爽朗一笑,聲音洪亮如鐘:“本汗素來慷慨,天下誰人不知?”
“豈會吝惜將珍寶賞賜給你們這些忠心耿耿的股肱之臣?”
“放心,待大明使團的禮品呈上,今日在場的諸位,皆有厚賞!”
殿內眾人聞言,紛紛露出喜色,笑聲愈發熱烈。
有人高聲稱頌大汗仁德,有人躬身致謝,氣氛歡騰,仿佛連殿外的寒風都被這股暖意驅散,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然而,就在這片歡聲笑語中,一道略顯突兀的聲音驟然響起:“大汗,臣有一言,冒昧進諫。”
“大明使團規模浩大,人數眾多,若其中混雜了大明精銳士卒,偽裝成使團成員,借獻禮之名大搖大擺的進入別失八里,伺機發動突襲,我別失八里又當如何應對?”
“臣以為,此事不可不防!”
殿內霎時陷入一片死寂,歡騰的氣氛如被寒風驟然撲滅。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轉向那位出言打破和諧的老者。
他的身影略顯佝僂,布滿皺紋的面容卻透著一股不屈的堅韌。
然而,不少人眼中已然流露出顯而易見的不悅。
“休要妖言惑眾!”一位身披獸皮戰甲的將領率先打破沉默。
“大明使團縱然規模不小,也不過數百而已。”
“我別失八里坐擁數萬驍勇善戰的控弦之士,區區千人的部落,派出一支鐵騎便可將其碾為齏粉!”
“難不成,大明的使團的人,個個都是銅皮鐵骨,刀槍不入嗎?”另一位大臣冷笑不已,眼中盡是倨傲:“就憑這點人馬,也妄想撼動我別失八里?簡直是癡人說夢!”
“我看你是年老昏聵,胡言亂語了吧!”又有人高聲附和,語氣中滿是毫不留情的譏諷,引得殿內響起一陣低低的哄笑。
老者被人懟了一回,臉色陡然一沉,眼中閃過一抹怒意。
他用蒼老洪亮反駁:“諸位別忘了,當年大明遠征元廷時,那朱能,張輔所率領,亦皆不過數千精兵,卻將元廷數萬雄師殺得潰不成軍,血洗草原!”
“大明一句話:前車之鑒,后事之師。”
“我等若不引以為戒,恐將重蹈元廷覆轍!”
老者的話音剛落,一位身材魁梧的武將猛地拍案而起,聲如雷霆:“雄鷹豈會與燕雀同巢?猛虎又怎會與豺犬共行?”
“我別失八里的勇士,個個是天山腳下的雄鷹,大漠中的虎豹,又豈能與元廷那些無能的豬狗之輩相提并論?”
有文臣接口道:“元廷與大明積怨已久,世仇難解,故而刀兵相向。”
“可我別失八里早已與大明修好,互通使節,互贈珍寶。”
“大明既慷慨遣使獻禮,又何來興兵作亂之理?”
“你這番話,危言聳聽,分明是別有用心!”一位官員伸手指向老者,眼中燃起怒火,聲色俱厲:“我看你是故意污蔑大明使團,意欲挑撥我別失八里與大明的邦交,欲引兩國交戰,禍亂大漠?”
“你這心腸,比綠洲深處的毒蝎還要陰險,就該拖出去,碎尸萬段,再拿出去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