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名部落首領昂首站起,朗聲道:“據傳大明之所以能橫掃元廷數萬雄師,依仗的是震天撼地的神威巨炮。”
“然而,那些巨炮笨重如山,需駿馬拖曳龐大的馬車拉行,行軍時遮掩不得。”
“可此次大明使團雖攜無數珍寶,駝馬成群,卻未見一尊巨炮的蹤影。”
“他們兩手空空而來,憑什么與我別失八里鐵騎爭鋒?”
老者面對眾人接連不斷的駁斥,仍不愿退位:“諸位可知,大明已命歸順他們的草原部族集結兵馬,在我邊境之地耀武揚威,旌旗蔽日,喊殺聲震天。”
“更有大明精銳部隊,深入大漠腹地,進行戰事演練,炮聲隆隆,直達九天,晝夜不息,聞者無不膽寒!”
“此等舉動,分明是欲對我別失八里進行威懾!”
“大明如此行事,我們又豈能天真地以為,大明使團遠道而來,僅僅是懷著善意獻禮?”
這一回,不待其他大臣與部落首領出言反駁,高臺之上,端坐如山岳的黑的兒火者抬起了手,一開口便予以承認。
“今日召集諸位,正是商議此事。”
“大明一邊在邊境陳兵,戰鼓震天。”
“一邊遣使團攜重禮而來,他們葫蘆里賣的,究竟是什么藥呢?”
殿內霎時寂靜無聲,方才的喧囂爭論如被無形之力壓下。
眾人不由得暗自心驚。
黑的兒火者先前刻意不提大明邊境的軍事動作,顯然是在試探殿下諸臣的忠誠與敏銳。
這位外表豪邁粗獷的大汗,內心卻遠不似表面上那般簡單,極富心機。
自別失八里立國以來,每一代汗位之爭皆殘酷異常。
他能在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登上王位,并將已陷入四分五裂的王國重歸一統,自是絕非泛泛之輩。
沉默中,一道低沉而威嚴的聲音打破了寂靜。
忽歹達,那位曾鼎力輔佐黑的兒火者登上王位的重臣,緩緩起身:“大明此舉,乃恩威并濟之策。”
“一手拋出誘人的珍寶,似胡蘿卜般引人垂涎;一手高舉雷霆戰錘,逼我別失八里屈膝臣服!”
忽歹達在別失八里朝堂上地位尊崇,位列群臣之首,僅屈于大汗黑的兒火者之下。
他的話,無人敢于輕易質疑。
一位大臣不解道:“數年前,大汗已遣使遠赴大明,明確表達了我別失八里尊奉大明之意。”
“大明朝廷當時亦欣然應允。”
“如今他們為何還要擺出如此咄咄逼人的姿態?”
另一位大臣道:“據傳,大明眼下正忙于西南平叛。”
“朵甘與烏斯藏的土司公然挑戰大明威嚴,大明要將他們全數削去。”
“我別失八里的南邊,便緊挨著朵甘和烏斯藏。”
“莫非大明疑心我別失八里會與這些叛賊暗中勾連,故而遣使團前來試探虛實?”
殿內響起一片低語,幾位部落首領與朝臣紛紛點頭,眼中閃過恍然之色,似覺此說頗有道理。
“極有可能!”一名大臣出言道:“不過,大明國勢如日中天,朵甘與烏斯藏的土司,不過是跳梁小丑,焉能撼動大明分毫?”
“我別失八里斷不可與這些烏合之眾同流合污!”
“正是如此!”又有一位部落首領說話:“大明的力量,何止勝過朵甘與烏斯藏十倍?”
“我沙漠里的好漢,就應該與雄鷹和虎豹做朋友,而不是與兔子交好。”
“若大明使團果真為此而來,我等只需坦誠表明心跡,澄清誤會即可。”另一位部落首領撫掌。
語氣中多了幾分輕松,似已卸下心頭重擔。
近年來,大明平定北元,降服女真三部,威名如雷霆般響徹草原與大漠。
殿內的朝臣與首領,亦耳聞過大明軍隊的赫赫戰績,更知曉那位被草原牧民奉若神祇的大明皇帝的傳奇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