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兩人竟是越談越投機,笑語頻頻,仿若舊識重逢。
至分別時,忽歹達竟親自將朱橚送出廳門,言語之間已無初見時的戒備與冷意。
然而,就在他目送朱橚離去的背影漸漸消失于暮色之中后,忽歹達轉身返回廳堂,臉上的笑意卻已蕩然無存。
他神色陡然陰沉,目光冷冽,令人不寒而栗。
片刻后,他低聲下令:“將方才在廳中侍奉的兩名婢女,立即秘密處死。”
侍婢雖貌美無雙,卻耳聞機密,自然斷不可留。
他的命令,冷酷而決絕。
緊接著,忽歹達召來幾名心腹,在密室中低聲密議。
其中一人沉聲道:“曹竹終究不過一介大夫,還是個中原人。他的言,未必可信。”
另一人接著冷哼道:“中原人最善巧言令色,口蜜腹劍,骨子里根本無信仰可言。他即便對主起誓,也不過如魔鬼立誓,不足為憑。”
忽歹達靜靜聽著,眼神如深潭,泛不出一絲波瀾,卻讓人無法窺探其內心真實的判斷。
在外人眼中,忽歹達總是顯得粗野蠻橫、好色成性,行事魯莽不羈,像極了典型的草原武人。
但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那不過是一層精心偽裝的外殼。
真正的忽歹達是個極其深沉而細膩的人,善于藏鋒斂銳,慣于以愚鈍示人。
若非如此,他又怎能在東察合臺汗國腥風血雨般的權力斗爭中脫穎而出,最終穩坐第一權臣之位,執掌軍政大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呢?
這時,一名心腹開口道:“屬下以為,那個漢人的大夫曹竹,雖未必真心為宰桑大人著想,但他的話,倒也頗有幾分道理。”
他語調凝重,繼續說道:“大明素奉所謂‘圣人之道’,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是一種極重君權、壓制臣權的理念。”
“像宰桑大人這般位高權重者,在他們眼里,往往被視為威脅,是他們極力打壓的對象。”
“屬下曾讀過他們文人寫的,講的是三國鼎立的故事。”
“其中那位赫赫有名的權臣曹操,便在中被描寫成了心狠手辣,滿腹權謀的大奸巨惡之人。”
“此書在大明流傳甚廣,百姓們廣為傳誦。”
“書中的人物形象,也早已深入大明的人心,”
“由此可見,大明容不得權臣,這確實是他們普遍認可的理念。”
說到這里,他換了個輕松的語氣,露出幾分譏諷:“至于現在那位大明皇帝好色之名,也絕非風中之鳥隨口帶回的閑言碎語。”
“在別失八里的漢人商販中,早已私下流傳著關于那位天子沉迷女色,寵妃無度的傳聞,說得繪聲繪色,有鼻子有眼。”
“這些事,雖然只是市井流言,但其根源,多半不虛。宰桑大人不可不防。”
另一名心腹也接口說道:“若別失八里真的向大明稱臣,那位皇帝為了在沙漠上立威,其心中對宰桑大人又早有成見,屆時恐怕首個開刀的,便是大人您。”
“到那時,別說保全權位,怕是性命都未必安穩。”
眾人各抒己見,議論紛紛。
又有一名心腹皺眉開口:“不過,屬下仍覺派兵喬裝為盜賊襲擊大明使團,此舉終究太過于冒險。”
他語氣凝重,憂慮道:“此事一旦敗露,后果不堪設想。”
“各部落的首領,都會認為宰桑大人這般得罪大明,實屬不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