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垣心領神會,當即上前幾步,從懷中取出一疊文書,遞了過去。
“這是圣旨原本,以及政務處與軍務處聯署的兩份公文。”
沙祁陽雙手接過,攤開一看,只見圣旨上用金墨書寫,龍章鳳篆,威儀畢現,內容雖無調兵之令,卻清清楚楚寫明:太祖皇帝陛下已經還朝,現尊為“無上皇”,此行乃微服親巡,所經之地,地方軍政各司須盡全力配合,不得怠慢。
兩份公文的措辭雖略有不同,但主旨一致,皆為輔證。
原來,老朱自京城出發之初,朱允熥便已料想到這一層。
各地官府的官員未必都識得這位昔日帝王的真容。
若真碰上一些目光短淺、識人不明的地方官員,稍有不慎,不僅可能怠慢了老朱,更有可能引發誤會,甚至威脅到他的安危,那后果便難以收拾。
隨行攜帶數份由中樞簽發的文書憑證,便是預先做防范之舉。
既能預防不測,又能在必要之時令地方官府信服,保障行程安全無虞。
而這些圣旨與公文的另一重意義在于,即便真有突發之事,老朱身邊之人也能憑此及時向地方求援,迅速調集援軍,不至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當然了,若說老朱沒有這些憑證便無法動員地方官兵,那倒也未必。
身為開國之君,他所親自提拔的將領,任命的地方官吏,遍布天下。
一旦他亮明身份,愿意效命者絕不在少數。
但問題在于,并非所有人都親眼見過他。
加之如今老朱年歲已高,風霜滿面,與昔日天顏已判若兩人,若無實據佐證,僅憑自報身份,難保不會有人心生疑竇,節外生枝。
因此,隨身攜帶這些印有中樞朱印的正式文書,方顯穩妥。
不僅能令其所言更具權威,也可化解外界一切不必要的揣測與阻力。
沙祁陽細細翻閱手中圣旨與公文,終于徹底打消了心中最后一絲顧慮。
他以前未見過密旨,故而先前使團遞交的那道密旨,沙祁陽自然無從辨別真假。
但眼前這些,可就不一樣了。
特別是軍務處出具的公文,那是沙祁陽日常接觸最多的。
他熟知其中的行文格式、印信位置、防偽章法,以及紙張質地,甚至是哪個軍務大臣的字跡,沙祁陽都能看出來。
這份公文一展開,他便認出其真偽,絕非外人所能仿造。
確認無誤之后,沙祁陽不敢遲疑,立即召集督導、參將、各路副將入內,將無上皇旨意傳達。
眾將初聞此事,面露驚詫,議論紛紛。
他們當中也有兩三人曾遠遠見過老朱,雖事隔多年,但神態舉止,仍隱約熟悉。
再加上圣旨在手,軍務處的公文白紙黑字、封章完備,眾人自是不再有什么疑惑。
盡管眾人心頭都不愿讓無上皇親赴險地,但又無法違逆,只能應下。
一面火速遣人回京飛報朝廷,將無上皇微服出關之事詳盡上呈。
一面依照老朱布置,命士兵喬裝改扮,分批偽作商隊,以最隱蔽的方式,悄然出關。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