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和無線完全可以一起用,以確保朝廷與各省地方官府,以及軍隊的聯絡永不中斷。
也不因中途有人作梗而致使下面收到錯誤的命令,或者被截斷。
電纜的鋪設并未止步于中原,而是沿著嘉裕關一路向西延伸,直指老朱所在的別失八里。
一條連接中原與西域的電力通信路線,正悄然成型!
……
別失八里。
作為久經沙場之人,老朱領軍作戰一向謹慎穩重。
雖說心中早已按捺不住,恨不得立刻揮軍西征,搶孫子的頭功,證明自己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然而他卻并未貿然出兵,而是選擇駐扎在別失八里,進行細致周密的部署,耐心等待后方武器、輜重等各類物資陸續運抵。
當得知朱允熥又特意調撥三旅新軍馳援西域,且同時大批后勤補給正源源不斷運來自前線,陜西以及草原新設立的塞北行省的官員們,更是在皇帝旨意下,召集民工,修建通往西域的水泥大道,以保障軍需暢通無阻時,老朱心中一時間五味雜陳。
原想著能在孫子面前露一手,哪知倒是被這孫子搶了先機,主動送來了這般大力支援。
不過,老朱心里也明白,這一切對自己的西征大業終歸是極有裨益,自然也不會傻到推拒。
只是那股與孫子較勁的執念,反倒更深了幾分。
這一回,定要搶在那小子前頭,率軍先至歐巴羅,叫他知曉,大明第一軍神,終歸是咱!
這一念頭,如烈焰般在他心底熊熊燃燒。
就這樣,老朱在別失八里扎營整整一年。
這一年里,他一方面遣陳誠、李伯約為大明使臣,分別前往與別失八里接壤的西方諸國,行“勸服”之策,促其與大明建立友好往來,一方面則在營中調兵遣將,反復推演戰策,做好萬全準備,做好了出征準備。
與此同時,大明情報局與軍情處也在加緊對西方諸國的滲透。
一年之后。
這一日,老朱召集諸將議事。
眾將剛步入大殿,便見一名侍衛疾步沖入,面色漲紅,激動無比地高聲稟報:
“無上皇!無上皇!電報,電報通了!我們剛剛收到金陵發來的電報!”
此言一出,殿內諸將皆是喜形于色,抑制不住激動之情,一時間,議事大殿內竟響起低低的歡呼聲。
老朱聞言,也是自座位上一拂而起。
大明科學院成功研制電報機的事情,早已刊登在《大明日報》向全國民眾科普,告訴老百姓,朝廷擁有了這一神奇之物。
老朱雖遠在別失八里,可《大明日報》也在別失八里發行了,老朱自然是知道的。
而且,老朱還早收到過奏報,言明大明朝廷正在全國范圍內大舉鋪設電纜,讓各省的奏報,能以最快的速度,傳遞至京師。
不過,別失八里通往大明腹地的電纜線路,是不久前方才開始鋪設。
沒想到,竟這么快就貫通了。
電報傳至,實在出乎意料。
轉念一想,便明白應是嘉裕關那一帶早已提前動工,大半線路本就鋪設完畢,眼下別失八里這一段,不過是最后的連接而已。
老朱精神為之一振,當即三步并作兩步,快步趕往設在附近不遠處的電報站。
此時,電報站內,收報名員才將自金陵傳來的二進制編碼電文翻譯完畢,正準備呈報。
剛好老朱進入,看到了朱允熥的電文內容。
“皇爺爺,您老人家在西域可還安好?”
“派遣的大夫,可曾為您仔細診察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