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圖蘭帝國的發展注入了充足的資金,使其經濟得以煥發新的生機。
大明帝國的使節正式進駐巴里黑,大明銀行在此開設分行,大明日報開始在這里發行相應的報紙和書籍。
老朱也在盟約簽訂后,率領著大明軍隊,繼續踏上了漫長的西巡征程。
從圖蘭帝國東邊的疆域,一直到另一端的西部邊境,足足有四五千里,路途遙遠而艱辛。
大明的軍隊在行軍過程中,并未虛度光陰,而是一邊行進,一邊有條不紊地鋪設著電纜。
同時充分利用大明寶鈔,雇傭當地的百姓參與道路的修建工作。
這不僅加快了工程進度,也為當地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與就業機會,促進了民心歸附大明白。
短短幾個月后,老朱便已率領著浩蕩的軍隊,成功抵達了圖蘭帝國西部的邊境線,完成了在圖蘭境內的行軍。
不得不說,帖木兒對圖蘭帝國的掌控確實相當不錯,圖蘭帝國民間對大明的態度,很快就變得相當友好。
當然,更關鍵的因素在于,《大明日報》進駐圖蘭帝國,并自行展開宣傳攻勢。
輿論宣傳的重要性,立即彰顯無遺。
經過大明宣傳人員不懈的努力與巧妙的運作,他們通過報紙、書籍,以及精心編撰的各種通俗易懂的故事和戲劇形式,向圖蘭帝國民眾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
漸漸地,圖蘭帝國的百姓普遍深信大明是他們最真摯的朋友。
他們堅信,大明軍隊的到來將為圖蘭帝國帶來久違的穩定與和平。
大明的投資、雙方便商貿往來,以及對圖蘭帝國礦產資源的開發,將讓圖蘭帝國的老百姓過上日益富足美好的生活。
再加上第一批前來投資的大明國有公司確實出手闊綽,毫不吝嗇。
他們將大把大把的大明寶鈔,如同細雨般隨意撒播出去,自然也迅速贏得了民心。
因此,圖蘭帝國的官員和百姓,都對大明商人與軍隊表現出了極為友好的態度!
幾乎可以說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熱情之盛,令人動容。
一路上,大明軍隊未曾遭遇任何反抗與阻礙。
若非為了鋪設電纜,精確劃定租借道路的管理邊線,同時開展一些“文化交流節目”以增進圖蘭帝國民眾對大明軍隊的了解,促進雙方友誼,以及沿途運輸大量的輜重物資,老朱的西巡速度還會快上很多很多。
無論如何,等到老朱率領大軍抵達圖蘭帝國另一端的邊境時,已然對圖蘭帝國官員、百姓、兵士,完成了一次全方位、深層次的宣傳教育!
如今,大明不僅僅是圖蘭帝國官方口中的“好朋友”,更是圖蘭帝國百姓心中公認的“好朋友”!
這正是朱允熥一項至關重要的戰略布局。
也是他總結歷史上西方殖民史,所汲取到的深刻經驗教訓!
歷史上的西方殖民者,他們普遍表現得過于傲慢。
完全無視了殖民地當地百姓的感受與意愿,只顧自己的利益。
以清朝為例,每次與國外簽訂不平等條約,都會在國內掀起一股洶涌澎湃的反對浪潮。
民眾普遍認為,那是喪權辱國的恥辱行徑。
也讓民間百姓對所謂的“洋人”充滿了刻骨銘心的仇恨與抵觸。
等到后來,當各國掀起轟轟烈烈的獨立浪潮之時,西方的殖民者們,也就再也無法有效控制其殖民地了。
隨著殖民地的紛紛獨立,宗主國也隨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