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其國際影響力與往昔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大明理應從中汲取深刻教訓。
不能僅僅顧及自身的利益,或僅僅滿足于與當地統治者達成官方協議。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重與民間百姓建立友好而深厚的關系。
唯有如此,即便這些國家未來發生改朝換代時,大明的核心利益依然能夠得到堅實的保障,不受外部政權更迭的影響。
而且,許多商業活動并非僅僅依靠與官方的良好關系就能順利推行。
民間百姓的觀感與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們的消費傾向。
如果百姓普遍認為大明是友善之邦,是自己的親密伙伴,代表著先進與文明的潮流,那么他們就會更加傾向于購買大明的商品,甚至主動支持大明的商業活動。
反之,若民間充斥著負面情緒,則會有很多人自發抵制大明的商品,使商業活動舉步維艱。
同樣,大明的商賈前往異國他鄉開展貿易,此道理亦然。
若是受到民間百姓的普遍反對,即使擁有官方特權,也是很難推廣商貿的。
甚至連商人的人身安全,都難以得到保證。
雖說可以逼迫圖蘭帝國官府保護,但若百姓人人視大明如仇寇,那生意是沒有辦法做的。
強行做,也長久不了。
朱允熥對此洞察秋毫,極為重視。
老朱在別失八里駐扎期間,也一直在悉心觀察與學習,同樣領悟了這其中的奧秘。
至于帖木兒,他之所以如此積極配合大明,除了被大明的強大實力所震撼,不敢與之為敵之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那便是,圖蘭帝國作為一個新生不久的帝國,其內部的聚合程度尚不高,民心凝聚力仍有待加強。
而大明在對自己進行美化宣傳的同時,也附帶著宣傳了他這位大汗的英明神武。
這在無形中促進了圖蘭帝國思想上的統一,進一步鞏固了帖木兒的統治基礎。
面對這種有利無害的局面,他自然是樂見其成,全力配合。
不過,帖木兒并未注意到,盡管大明的輿論宣傳,給他也做了不少粉飾與美化,但在潛移默化中,大明始終與他個人做出了明確的區分。
換句話說,即使未來某一天,帖木兒在民眾心中的地位不再如現在這般崇高,甚至名聲逐漸敗壞,也絕不會影響到圖蘭百姓對大明的整體觀感。
在大明宣傳機構不懈的努力下,大明在圖蘭帝國百姓心中的印象,已然漸漸超越了任何個人!
大明那是人間的“理想國”,是“地上的天堂”!
這種民眾中的普遍觀感,即使圖蘭帝國改朝換代,也不會再輕易改變。
老朱率軍抵達西境之后,便立即派出使臣,分別前往馬穆魯克帝國,以及鄂圖曼帝國,也就是著名的奧斯曼帝國!
……
大明。
從金陵到黃泛區,不過千余里的路程。
自從水泥大道修建完備后,行程便變得極為迅捷。
僅僅數日的光景,朱允熥一行便已接近目的地。
這日午后,當朱允熥的馬車在寬闊的御道上平穩行駛時,道路的另一側,原本跪伏在地的百姓之中,卻驟然躍出幾道身影。他們高聲疾呼:“冤枉啊!請陛下為草民作主!冤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