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朱厚煒的理解,弘治皇帝應該不會準許安南的使臣多在大明逗留。朱厚煒能想明白的道理,弘治皇帝肯定也能想明白。
可讓朱厚煒意外的是,弘治皇帝居然答應了,還準許安南使臣隊伍在大明多待一個月,這讓朱厚煒百思不得其解。
今日大清早,坤寧宮的早操依舊。
弘治皇帝經過這段時間的鞭策,也養成了習慣,大清早便來到坤寧宮,先吃了早膳,自覺的開始列隊調操。
“父皇,你答應安南使臣在京師多待一個月啦?”朱厚照一邊跳著操,一邊問弘治皇帝。
“可是他們在大明能學到咱們大明的先進技術啊,等他們回去了,定會讓國家強大,那個時候咱們在南邊又會多一個強大的鄰居。”
弘治皇帝氣喘吁吁,不過相較于前些日子來說,現在跳操已經輕松了許多,也能正常開口說話。
“你倒是讓朕刮目相看,竟還能想到這一層?不得了啊!”
朱厚照呼哧呼哧的道:“不好意思父皇,這是弟弟告訴我的。”
弘治皇帝:“……”
等早操跳完,弘治皇帝才帶著朱厚照和朱厚煒坐在大殿的茶幾前喝著茶水。
“你們覺得安南使臣會學我大明先進技術然后回國發揚光大?乃至國家國富民強?”
“難道不是嗎?”朱厚煒好奇。
弘治皇帝道:“宣德九年,安南遣使來中華,月余后歸去。成化九年、十二年、十六年,安南先后派遣使臣再訪中華,月余歸去。”
“可是這么多次來訪大明,為什么他們國家依舊落后貧窮?難道之前他們就沒想過要來學習大明的先進技術?”
“難道只有他們現在的國王才有這個雄心壯志?”
朱厚煒徹底有些不明白了,問弘治皇帝道:“這是為什么呀?”
弘治皇帝道:“因為他們怕呀!”
“他們不敢讓百姓開化,他們怕控制不住自己國家的國民。”
“要是他們的百姓富有了,要是他們的百姓知曉大明的強大了,他們的子民且不說會不會逃來大明,乃至人口損失。”
“更大的隱患是,他們國王就沒辦法控制國家百姓了,只要百姓愚蠢,那國家還是黎氏的。”
“如果百姓全部開化,那黎氏就控制不住一群聰明的老百姓,因為他們的國君和臣僚還不具備控制整個安南的能力。”
“他們需要一群愚蠢的安南國民,而不是一群聰明的可以造反、作亂的老百姓。”
安南國家的軍隊本就不足,國家貧窮,不足以維持高昂的軍隊開支,但好在百姓們服從管理,即便他們國君統治殘酷,國民也都安之若素,可一旦他們國家百姓開化,開始紛紛造反起義,那這個結果就不是安南國王能接受的了。
他們王氏高高在上,享受一切最頂尖的資源,這就足夠了。
他們國家上層從來不希望老百姓開化知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