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右侍郎傅瀚成功調停了安南和占城的矛盾,于十一月歸京,升為禮部尚書,焦芳不再兼禮部尚書,本以為要升禮部尚書的徐瓊,卻依舊被按在禮部左侍郎位置上,不免對焦芳心生怨恨。
程壎抵達東南后,因斬殺三名倭寇,被特地提拔東南備倭指揮副使。
這一年,徐經也從南直舉家遷徙到寧波,在寧波開始下海經商,成為寧波海商。
也在這一年,昌平侯張懋因孫女伴讀太康公主有功,皇帝特開恩恢復其英國公爵。
也在這一年,劉瑾進入司禮監,成為司禮監一名隨堂太監,同時兼任東廠副提督。
也在這一年,張永和谷大用進入御馬監,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進入內宮監,成為了一名年輕的內宮監太監。
同時監國太子朱厚照命戶部撥款三十萬兩,令工部于昌平修建蔚王府,調撥內衛二百三十人,婢女一百六十三人,太監七十八人入蔚王府,撥地百頃成為蔚王朱厚煒封地。
大明的一切都開始有條不紊的運轉,唯獨弘治皇帝卻已經三個月沒有出現在朝官面前。
朱厚照執政稚嫩,每每求教弘治皇帝,卻總被弘治皇帝拒之門外,雖說弘治皇帝暫居幕后,但三個多月的所有政事全部取決朱厚照,無論是好是壞,皆都如此。
也在這一年,分宜人嚴嵩開始備戰明年鄉試。
西北發生數次戰爭,吐魯番人聯合韃靼、瓦剌對哈密發起更猛烈的圍攻,全被王越破解,同時唐寅也跟著王越在戰場上歷練出了武技和軍事決策能力。
又是這一年年底,安南發起政變,安南大將軍李政誅殺安南國王黎暉,企圖篡位,后被平定,安南王子十一歲黎洵登基成為安南新的國王。
西南土司屢攻貴州、廣西、云南等地,屢教不改,巡撫貴州御史錢鉞率五萬大軍征討米魯土司部,明軍大敗,錢鉞降職歸京,貶為太仆寺少卿。
益王、壽王等各地藩王侵占民田,都察院屢次彈劾。
邊塞開中崩壞,鹽引難取。
東南有倭寇于海上掠奪商船。
遼東女真人再次發動了騷亂,并未形成戰爭。
朝鮮燕山君生母被誅,一場禍亂正在悄然醞釀。
琉球、真臘等國,派使來京朝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長江水岸,煙雨蒙蒙,天成青色,霧藹連天,釣叟老頭呷一口酒,唱著哩歌。
“……便有那弘治帝,八年來未早朝哩……”
弘治十九年末,新年的煙花灑落北平京師。
大相國寺的鐘聲敲盡八年事!
弘治二十年,新年,新氣象!
第一卷,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