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天兒越來越冷,誰又能知曉在入春后還能下如此大的雪。
從南城離開,朱厚煒穿著常服,在三名小婢的尾隨下走在正陽大街。
已是下午,京師雖然下了大雪,但街肆上依舊繁華。
在弓六子這群漕幫渣滓落網后,京師的碼頭重新洗牌,各色商人重新入場,百花爭放。
一家獨大對大明的商業發展沒有好處,只有各色商人全部入場,才能帶動大明商業的發展。
順天府也要好好衡量衡量該如何治理漕運,戶部更要對課稅司上一堂教育課。
這些事自然不需要蔚王殿下親自下場去調整,朝廷養了這么多人,如果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那才是大明王朝統治的失敗。
通濟渠碼頭岸邊的臨湖酒樓外,朱厚煒站定。
想了想,對秀宜道:“晚上不回去吃飯了,就在這兒用餐吧。”
“喏。”
臨湖酒樓并非什么豪華酒樓,在城東也不過只是一家稍微高檔點的酒樓。
朱厚煒要了一間臨湖的雅間,雅間內火爐炙烤,很是溫熱,窗戶打開,便能看到下方的通濟渠碼頭。
飯菜是秀宜安排的,她知曉朱厚煒的口味。
一份糖甘薯,紅薯沒傳入中國,時下稱呼的甘薯就是山藥。
明朝的飲食習慣其實和后世沒多大區別,南吃米北吃面,不過朱厚煒還是比較喜歡吃米飯的。
粥是紫薯粥。
主菜肴則是普通的紅燒鵝和鹽水鴨,配以清蒸鱸魚和寧波的雪里蕻、蘇州的箭干菜。
至于店內主推的八大珍,什么猩唇、豹胎、紫駝峰一類的佳肴,朱厚煒其實是不愛吃的,尋常人來這里必點這些菜充當臉面,朱厚煒在宮內什么山珍海味沒吃過,現在更偏向農家菜肴。
窗子打開,等菜的空隙,朱厚煒側目看著樓下通濟渠碼頭,碼頭工程陷入停滯,船舶停滯碼頭,工人們呆呆站在那里祈求活計養活一家老小。
上面一個決策,影響最大的始終是這些為了生活和一家老小奔波的頂梁柱,碼頭停工一天,就有許多人吃不上飯菜。
朱厚煒微微蹙眉,明天順天府如果還沒有將碼頭整頓好,他這個順天府知府也就不要再做下去了!
等熱騰騰的菜肴上來后,秀宜才小心翼翼將窗子關了,避免窗外寒風吹到自家王爺。
三名小婢女就那么安靜的站在朱厚煒身后,靜靜等待朱厚煒吃好晚膳。
菜肴吃完后,看著還剩下的菜肴,朱厚煒對秀宜道:“打包帶回去你們熱一熱吃吧。”
“謝謝王爺。”
秀宜開口。阿綾喜滋滋的道:“王爺沒吃的你們吃,王爺吃過的我吃!”
朱厚煒:“……”
走出雅間,便聽到有人哈哈大笑的調侃道:“不是吧?不是吧?居然還有人在這里打包菜回去?”
“就是呀,沒錢還出來充什么臉面呀?”
朱厚煒回頭,看著一個和自己差不多高,一眼唐的胖墩捧腹大笑,另一個長的稍微高點,比朱厚煒高半個頭,看上去文縐縐的,不過皮膚黝黑,偏又穿著儒生袍,看上去有些忍俊不禁。
這倆歪瓜裂棗,怎么長成這副模樣了。
一眼唐的胖墩是大胖周平,黑高的儒生是小胖周元。
前者是弟,后者是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