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朱厚照一錘定音。
朝廷肯定要收取販賣水利紡織機的錢,但在定價上眾人又犯起了難。
朱厚煒簡單測算一下,一臺水力紡織機單制造成本就能達到百兩銀子,售價只能更高,建議定價兩百兩。
李東陽再次反駁道:“蔚王殿下,以成本二倍的價格販賣,是否太過于剝削商人了?”
朱厚煒道:“本王估算的僅僅只是機器本身的造價,人工成本呢?制造機器需要工匠參與進來,是否要給他們發工錢?”
“機器運輸成本呢?運輸到各地是否還需要人力?這就罷了,還要派人去指導民間商人如何使用紡織機,如何建設工坊,如何利用水勢實現紡織機自主運轉……合起來,二百兩銀子并不算多。”
朱厚照無條件支持自家弟弟,道:“那就如此定價!”
“李閣老此事你組織,戶部和工部配合李閣老工作。”
本來朱厚照打算結束今天的小朝會的,想了想,又道:“蔚王于社稷有功,戶部每年再給蔚王府撥十萬兩銀子用于發明開支。”
這錢是給小弟養活潛龍秘衛的,只是朱厚照一直不知道用什么借口給,戶部那邊不會無緣無故給蔚王府再添開支。
雖然母后說的輕巧,動不動就撥出去百萬兩銀子,大明朝廷又不能無度的開發銀子,只會讓國家財政體系崩潰。
戶部那邊要撥款,也需要正規程序,內閣有理由打回一切不合理的開支,上次朱厚照想要建設豹房,就被戶部和內閣聯合打回來了,不然明朝的皇帝也不會建內帑和皇莊等專門用來收取錢財放入皇帝的私人小金庫。
前戶部尚書秦紘于弘治十七年致仕,弘治十八年病逝,現在大明的戶部尚書則是韓文。
韓文是成化二年進士,在成化時期彈劾王越,差點被西廠汪植給打死,宦海沉浮,先后為工科給事中、南京兵部尚書參與機要,吏部侍郎、戶部尚書。
聽到朱厚照要每年撥十萬兩銀子給蔚王府,韓文當即出來表示反對!
“蔚王確實于大明社稷有功,可一次撥款獎勵,但每年撥款十萬兩白銀,對其他諸王如何交代?”
朱厚照白他一眼:“對誰交代?孤要對他們交代干什么?他們但凡不欺壓百姓,但凡能發明個于社稷有功的機器,孤也給他們撥款,你讓他們發明去?”
“誰不服讓他來找孤說!這事兒就這么定了,韓尚書你不覺得孤這樣做,反而更能刺激他們精忠愛國之心?”
“孤這是激勵他們做于社稷有功的事呢!”
簡直詭辯啊你!這分明就是偏蔚王吧?如果一次性撥款十萬兩,戶部捏著鼻子也就忍了。
每年撥款十萬兩的不菲支出,還是常態化,戶部哪里能同意這一份開支。
這件事兒朱厚煒就不能開口去爭辯,畢竟涉及到他的王府,自己需要避嫌,只能讓大哥自己去和戶部爭辯了。
韓文作為大明首席財政官,知道每年給蔚王府撥款十萬,一旦成為定例就沒有收回的可能,朱厚照一句話定下來,就不可能收回,再收回不是質疑他決策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