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氣清,蔚藍的白云懸于天空,如同湛藍的大海,清澈透明。
今日天氣不錯,深春初夏,微風中都帶著暖陽的舒適。
朱厚煒僅帶著秀宜阿奴阿綾三婢朝工部走去。
“臣參見蔚王殿下。”
曾尚書和工部兩名侍郎先后出來迎接蔚王朱厚煒,請他進入刑部尚書值廬落座。
茶水早就準備好,值廬內除了朱厚煒和工部三名高官,還有主簿掌文書負責記錄這次會議對話。
先是工部兩名侍郎給出自己的建議,他們認為可以先讓工部去通告京畿有名望和財力的商人,然后精準將紡織機販賣給對方。
當朱厚煒聽完工部兩位侍郎的建議后,他覺得不妥,道:“北方的紡織業顯然沒有江南和東南發展的那么迅速。”
“紡織業首要需推廣南方,工部可組織招攬南北方商人紛紛入京,從而推廣紡織機的販賣。”
“地址就設在通濟渠旁邊,工部抓緊建設一處小型工坊,將水力紡織機置于其中,等商人們紛紛入京后,組織觀摩后銷售。”
內閣首輔李東陽建議朱厚煒作為此次紡織機推廣總裁官,朱厚煒的意見至關重要,當然,即便朱厚煒并沒有領取這份臨時設置的官職,工部也會聽朱厚煒的建議。
無論工部尚書曾鑒還是兩名侍郎都認為蔚王的建議言之有理。
北方的商人對紡織機的需求天然不如南方,南方商業發達,將南方商人招攬入京組織觀摩水力紡織機的用途后再販賣紡織機,無疑是最好的推廣策略。
在得到蔚王授意后,工部便也知曉了接下來的工作重心。
這場小會議持續到了中午,朱厚煒離開工部后便徑直去了坤寧宮。
老爹依舊守在河邊釣魚,朱厚煒背著手笑容滿面走來,對弘治皇帝道:“父皇,今日收獲如何?”
早有太監搬來凳子給蔚王落座,朱厚煒朝后揮了揮手,內宦懂事的也拿來一副魚竿。
父子兩人并肩坐在岸邊垂釣。
“那勞什子紡織機原來用途這么厲害。”
“你大哥將紡織機弄到后宮給你母后看,你母后高興的像個啥一樣,一直夸她家二兒子聰明呢。”
說這話的時候,弘治皇帝臉上帶著驕傲的笑容,很顯然他這個老爹在背后也沒少夸獎他優秀出色的兒子。
朱厚煒笑了笑,道:“父皇,我剛從工部過來,用不了幾日江南和東南的商人都會來京觀摩紡織機。”
“那個時候紡織機可以販賣給這群商人,到時候父皇若是有空,隨我一起去瞧瞧?”
弘治皇帝微笑道:“有空,朕天天在后宮都閑出病來了,到時候你來叫朕一同過去。”
“嗯,好!”
弘治皇帝抽了一桿,失望的道:“都是些小雜魚,吃餌不上鉤,晦氣!”
“你究竟想做什么?”
弘治皇帝重新搓了餌料放在魚鉤上,朝湖水內甩了下去,又同時開口詢問朱厚煒。
朱厚煒對弘治皇帝道:“父皇,我想帶動大明的商業發展,從紡織業作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