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二十年,夏六月中,天氣炎熱到了極點,雖才是四更天,太陽還未冒頭,但在午門外的百官已經滿頭大汗。
今日又是酷暑難耐的一天。
午門外,文武百官東西向有序站定,王越雖是邊塞武將,但還掛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職,除此外還有太子太保的從一品官銜,因此王越是站在文官班列,并且僅僅只在內閣兩位輔臣后面,可謂地位尊崇。
今日午門外的氣氛很古怪,這是王越歸京后參與的第一場大朝會,百官都若有似無的朝王越瞥了一眼。
王越安靜的坐在班列,白發白須顯得鶴立雞群,大明的官吏還沒有如此老邁卻依舊能參與朝會之人,王越算是第一個。
朱厚煒目不斜視,雙目微闔的站在隊列最前方,不知過了多久,紫禁城午門終于被打開,百官從左右掖門進入紫禁城,直奔奉天殿。
在奉天殿廣場列隊繼續等待,直到內宦三聲凈鞭聲啪啪啪響起,文武百官東西向有序進入奉天殿。
六月中的望日朝會正式開始。
只是百官才進大殿,就愣住了,不過很快便拱手對久未露面的弘治皇帝朗聲高呼:“微臣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九年君王未早朝,這次王越歸來,弘治皇帝給足了重視,親自出朝執政,也算是一種特殊的嘉獎。
當然,諸如李東陽等人知曉,弘治皇帝這次出來,是給朱厚照鎮場子的,怕自己兒子處理不了這些事,終于開始親自下場。
朝會開始后,先是例行內閣六部匯報國家政事,只是百官包括皇帝的心思似乎都不在這上面。
又加上天氣十分炎熱,內閣六部的部堂高官們此時都汗流浹背,以最簡潔的話語結束了國事匯報。
接下來該是商討王越封功賞賜和致仕的事了。
不出意外,都察院左都御史閔珪出列,躬身拱手道:“啟奏皇上,臣彈劾太子太保節制三邊總督王越違抗圣旨,陽奉陰違,不守國法,不受控制,于邊塞肆意妄為,膽大包天,臣請刑部立刻緝拿王越!”
大殿瞬間安靜,百官們無不側耳聆聽,弘治皇帝不動聲色,并未開口。
歷經三朝元老的王越也巋然不動,無論對方說什么,都要等到對方將話說完,等皇帝問詢后,才能開口解釋,這是規矩,也是對天子的尊敬,誰也不能僭越。
只是都察院閔珪的彈劾剛說完,內閣次輔焦芳立刻出列,拱手道:“啟奏皇上!臣彈劾吏部尚書馬文升延誤戰機,臨陣抓捕軍卒先鋒官,有引起軍隊嘩變之嫌。”
“臣請刑部立刻緝拿吏部尚書馬文升!”
反正今天他這個急先鋒是一定要下場的,也就不藏著掖著了,你都察院最高行政長官都親自出列彈劾,他內閣次輔還有什么拉不下臉的。
反正大家不在一個陣營,遲早會真刀真槍相見,也就不躲在后面指揮麾下官吏去做這些事了!
兩名頂級官僚親自下場,也足以標志著今日的朝會不簡單!
等焦芳說完,禮部員外郎張璁當即出列附和焦芳,道:“臣聞日前吐魯番王滿速兒節制三萬兵馬襲擊哈密,哈密大戰在即,西北諸將正欲出城,馬文升卻當著大軍面,親自卸了先鋒官的甲胄。”
“自古以來,國家大事莫過于軍事,存亡皆系于此,吏部尚書乃百官之首,卻在大戰在即,擾亂軍心,若非王將軍仁慈,即便在哈密誅殺馬尚書都不為過!”
“天佑大明,哈密取得勝利,但馬文升臨陣擾亂軍心之舉,卻不可不追究,臣請皇上嚴厲申飭吏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