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下,并非所有人都能躋身進來,就如同大明的科舉,天下人口誰不想一朝魚躍龍門?
朱厚照此時也開口給自家小弟撐腰,他道:“大明開科至今已有百年,天下農民難道不知道一朝中第,光宗耀祖?”
“可孤也沒看到有多少農民放棄種田而全部投身科舉之事。”
“放眼商業也是如此,蔚王說的言之有理,李閣老你說呢?”
李東陽還沒開口,焦芳一記馬屁便道:“太子殿下此言甚是有理,微臣佩服!”
朱厚照淡淡的道:“不過隨口一言,隨便舉例而已,孤也沒深想那么多。”
看著焦芳的佩服眼神,朱厚照心里高興至極,果然跟著小弟略學一點,就能裝的渾身舒坦啊!
朱厚煒覺得朱厚照這話怎么這么熟悉……大哥真有你的,活學活用啊你!
關于第二條發展商業會不會使百姓爭相效仿而放棄農耕之本的議題討論結束,其實也沒討論的必要,尤其朱厚照以科舉舉例,更令人信服,謹身殿諸高官不再糾結此事。
朱厚煒再繼續討論第一條議題,他道:“商業稅收現如今太低,三十稅一,而對比農業稅收的什一而言,明顯不合理。”
“因此本王建議提高商業征收稅率。”
韓文當即道:“此非告訴天下商人,朝廷開始重視商業,怎可給賤商如此重視?”
朱厚煒:“……”
有時候他真很難理解明朝士大夫的想法,給商業加重稅,你首先不去考慮的是商人接受不接受,反而在問他們憑什么有什么資格讓朝廷給他們增加稅收?
合著這錢不是進入你戶部國庫是不是?
什么叫給他們增加稅率就是對商人的重視?這是什么邏輯?好像收了他們的錢,你們還不愿意,還要說一句多收你的錢是給你們這個群體面子,還不跪下感恩?
戶部右侍郎林泮拱手開口道:“自太祖爺定下士農工商的秩序后,商人最為低賤,此時冒然提高商稅,無異于抬高商人之地位,請蔚王三思。”
就在此時,謹身殿側殿傳來聲音道:“從太祖爺規定商人不得穿絲綢開始,再看今日,大街上哪有商人不穿絲綢?”
“墨守成規,不知隨著時代發展而改變的國家,只能落后!”
弘治皇帝雖然嘴上說不在乎這些,讓朱厚煒自己去和百官討論,但還是怕自己兒子在這場會議辯論中吃虧,因此早早就在側殿聽政了。
現在出口,也是給自己兒子撐腰,更是對外廷放出信號,這事兒……朕支持自己兒子!
“微臣等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弘治皇帝揮手道:“你們繼續討論,朕在一旁聽著。”
朱厚照趕忙迎接自己老爹在龍位坐定,他則乖乖的站在弘治皇帝旁邊。
有了老爹撐腰,兄弟倆信心滿滿!
“今年戶部財政困難,軍隊的軍費要給,天下官吏俸祿有拖欠的風險,若大明在墨守成規,找不到開源的口子,未來面對更加多的財政支出,那時大明該怎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