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財政會議的討論,或許會引起文官的反對,但說到底都是辯論,絕不是利益之爭。
和當初爭論王越有本質的區別,因為這不撬動任何階層的任何利益。
至于商人階級……不好意思,士大夫從未將這個群體放在眼中過!
現在商討爭論的,頂多也不過禮法,因為朱元璋規定過士農工商階層,將商人的地位給無限貶低,文官們需要一個合理的借口,抬高商人地位的借口,只要能說的通說得過去,不至于讓他們在史書上被罵,那就足夠了!
他們也不會在這件事上和皇室鬧翻,稍稍權衡利益得失就能知曉,這并不值得,誰也不是傻子,事不關己為什么要去冒頂罪皇室的風險呢?
這也是朱厚煒為什么要討論這場財政會的原因之一,因為沒有利益攻擊,他自信會得以實施,因此才有討論的必要性。
一個國家的治理,僅僅靠著皇室是沒用的,就比如今日財政會議,當所有大方向的國策商討出來,具體實施還需要刑部、戶部、內閣一同去完成細節。
這也是人才的重要性,如果高層們都是一群尸位素餐胸無點墨之吏,很多政策是沒辦法高效的實施下去。
為什么弘治皇帝處理文官的時候都會那么謹慎?因為這些領導班子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們不僅需要具備高超的政治嗅覺,還需要具備真材實料的能力!
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時,他們能高效的完成上層的政策,這種人才就絕對可以用!
如果都是張璁和陳玉這樣只知阿諛奉承卻在辦實事時欠能力的人,那這個國家也就徹底完了。
執政者需要的人才是多樣性,都是一群只知諂媚逢迎的官吏,那這個朝廷領導班子一定是失敗的,但如果都是知曉辦事卻無法揣摩皇帝的剛直臣僚,這個領導班子對皇帝來說也是失敗的!
有人說戰爭是有暴力美學的魅力,但實則政治斗爭是遠比戰爭更殘酷的另一種暴力美學!
朱厚煒將所有商業稅收規劃征收的邏輯和盤托出,戶部官吏奮筆疾書,高層如韓文和林泮這些人很快就能揣摩明白朱厚煒的用意。
外行看熱鬧,只有真正的內行才知曉朱厚煒做出的這些財政商稅決策是有多么的滴水不漏!
一層層商業征收的標準全部考慮到,甚至在商人做出商業行為的時候,都需要合理的憑據,這杜絕了許多投機取巧之人!
朱厚煒當然規劃的滴水不漏,因為這都是后世發展出來最為成熟的完整的商業稅收鏈!
放眼現在的大明商業,絕對可以對著抄作業征收稅收!
“汝戶部宜將此事整理清楚明白,李閣老負責領導這次商業稅收改革,先于京師試點改革,而后推廣全國。”
“此事諸衙務要通力協作,盡心辦事。”
弘治皇帝給出了自己的態度,也避免這些官吏只是抱著試試的態度不盡心辦實事。
“若出紕漏,按責處理,都察院宜監督諸衙實施進度。”
弘治皇帝話音落下,一眾官吏拱手道:“微臣遵旨!”
……
下朝后,一名內宦太監便找到弘治皇帝,輕聲道:“皇爺,老祖宗那邊的太監過來傳話,想見一見蔚王殿下。”
弘治皇帝點點頭,對朱厚煒道:“你祖奶奶想你了。”
這些日子朱厚煒確實太忙,分心見父皇母后的次數都屈指可數,更別提老奶奶。
自幼的時候老奶奶就喜歡自己,對朱厚照反而不那么喜歡,現在老奶奶已經八十出頭了,許久未見,朱厚煒趕忙點頭道:“好,我去仁壽宮。”